【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金黃的雞排炸至酥脆,一口咬下,肉汁橫溢……在本屆海交會上,馬祖鄉親陳端舉攜自創品牌「串斧」臺灣雞排首度亮相,不少市民對這道來自臺灣的美味讚不絕口。這也愈發堅定了他留榕發展的信心:「我將以福州為起點,把臺灣雞排的美味在大陸發揚光大!」
記者見到陳端舉時,他正熱情地介紹臺灣雞排的歷史和特色,前來購買品嘗的市民絡繹不絕。
今年61歲的陳端舉祖籍福州長樂,經常往返于福馬兩地,成家後舉家搬到臺灣桃園生活。21世紀初,抓住大陸經濟發展風口,他先後到江西、四川發展,有過高峰,也有過低谷,最終決定回臺灣創業。
創業賣什麼?在臺灣,炸雞排是非常受歡迎的街頭小吃,隨處可見炸雞排店。彼時,陳端舉的母親在街頭擺攤賣炸雞排,靠著祖傳的手藝「俘獲」了一大批粉絲。陳端舉思慮再三決定:既然要創業,不如就賣「媽媽的雞排」吧!
2003年,他在臺灣開辦一家雞排產品加工廠,專注生產「媽媽的味道」,供給20多家雞排店和攤點。蒸蒸日上的雞排事業,讓他萌生壯大事業版圖的想法。
2022年,在一名朋友邀請下,陳端舉來榕考察。嘗過街頭各式各樣的炸雞排後,他決心來榕開啟事業第二春。「臺灣小吃別具風味。福州街頭的臺灣雞排都很好吃,卻唯獨少了臺灣味。我想也許這是一個新機遇。」他說,福州是他的「第二故鄉」,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這裡創業更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和歸屬感。
今年2月,陳端舉在五四北泰禾廣場開了第一家餐廳,主營雞排、茶飲、烤串及套餐,靠著好口味不斷吸引來回頭客。這其中的秘訣,在於地道的臺灣味。
「臺灣雞排外表酥脆、肉汁鮮嫩,從醃料、外裹的粉漿到油溫,都有講究。我們採用臺灣傳統醃制方法和炸制技巧,每一口都讓人回味無窮。」陳端舉說,「臺灣味」必須用臺灣原料來打造,譬如臺灣的椒鹽粉和大陸的口味就不一樣。在他的餐廳裡,雞排的醃漬佐料,大多是從臺灣運送過來的。
小小試水後,陳端舉決定大幹一場。在馬尾各級部門的幫助下,今年4月,他在馬尾開辦了雞排產品加工廠。不滿足於單純的供貨模式,陳端舉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品牌———「串斧」臺灣雞排,未來計畫以「中央廚房+連鎖門店」的經營模式,讓自己經營的品牌遍地開花。
目前,在寧德蕉城區、福鼎、周寧等地,「串斧」臺灣雞排加盟店正陸續開設。
除了美食本身,陳端舉還希望通過自己的品牌,傳遞一種文化交融的理念。「榕台飲食文化一脈相承,各有特色。我希望通過「串斧」品牌,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兩岸美食文化的融合和魅力。」他說。
陳端舉期待本屆海交會能成為他事業發展的新起點。「我希望通過海交會平臺,不僅讓品牌得到更多認可,也希望與志同道合的人攜手,開拓更廣闊的市場。」他說。
未來,陳端舉計畫繼續研發新產品,並以福州為起點,逐步把事業版圖拓展到其他城市,將「串斧」臺灣雞排打造成大陸消費者喜愛的知名小吃品牌。
馬祖鄉親陳端舉自創小吃品牌 福州開啟事業第二春-福州晚報
- 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