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碼頭是北竿重要的出入門戶,有關白沙碼頭人車動線及整體港區配置調整規劃案,北竿各界已多次透過管道表達需求,包括兩位議員及公所代表會都分別在縣鄉級會議中提及此案。縣府刻正委託專業公司進行通盤規劃考量,期望在整體配置規劃能為未來地方發展多做考量,必要時大破大立,透過港區配置的改造讓港埠建設一次到位,以滿足北竿對外客貨運需求。
白沙碼頭是北竿對外海運門戶,除了島際交通外,也是小三通對大陸黃岐的重要口岸,地方大批的民生建材物資也必須仰賴白沙商港進出口。
目前白沙面臨的困境在客運方面因只有一座浮動碼頭,難以應付眾多航線的需求,港務大樓售票處與碼頭之間有風雨走廊連結,導致車輛必須繞行港務大樓後方進出,影響部份住戶的安全;其次是當初白沙碼頭在規劃之初並無將大型船隻靠泊納入考量,港區腹地及水深不足,導致大型砂石船無法靠泊,這種現象已經嚴重影響到地區基建發展的腳步。
港埠推動小組已多次提出白沙港區整體規劃配置,但過去的幾次地方說明會中都沒能取得各界共識,但對於客貨分離及港區靜穩度提升已是初步共識。白沙從早期的漁港到現在的國內商港,前後二十多年時間讓白沙成為北竿最重要的海運中心,但港區規劃在最初選址時可能已經受限,包括現存南北堤位置長度等。研議中的馬祖大橋尚存諸多變數,因此整體改善白沙甚至是擴建碼頭都是未來可能的選項之一。
在過去多次召開的港埠推動小組會議中,各界對於白沙碼頭是南客北貨,還是北客南貨仍有不同意見,這是因為白沙腹地不足所致,因此如何透過港區的改造擴大可用腹地才是根本解決之道。港區腹地包括海上與陸上,要擴大腹地與改善動線動輒牽涉到大筆經費,因此在沒有足夠經費可用的前提下,必須分期來爭取落實,但所有的計劃必須在一個完整的配置之下逐年設法落實。
白沙早年是為了解決南北竿之間客運而推動興建,二十多年來政府不斷投注經費進行港區擴建及防波堤延伸等,但也因為南北堤的位置讓港區發展受限,設法突破港區太小及水深不足這兩大問題是白沙港精進的難題。早期選址讓白沙港的腹地受限,如今要改善碼頭在構想規劃上可以更大膽一些,在整體方向及願景取得地方共識下,五年一期的港埠建設再逐年推動落實。
社論/白沙碼頭應做更長遠的整體規劃
-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