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了,對我這個比較痴心的媽媽來說,簡直跟失戀一樣!因為自己也曾年少輕狂,可以理解孩子們的心情,所以再怎麼捨不得和不放心,也只好選擇放手,並且默默守護和等待……
我的兒子和女兒,小時候都跟我非常親。我總共請過五年育嬰假,不假手長輩或保姆,親手拉拔他們從嗷嗷待哺到能跑會跳。我曾是最了解他們的人,他們看到我就安心,一分開就焦慮;他們總是親手繪製卡片或製作小禮物,表達對我的愛戀;他們甚至都曾經說過:長大後要跟馬麻結婚;他們撲上來的擁抱、親吻和源源不絕的甜言蜜語,曾經是多麼純粹、豐沛又真摯!
每位父母都知道孩子大了就會獨立,但內心深處總以為自己的孩子或許有點不同,到了孩子開始「變心」的時期,再多的心理準備都變成措手不及。這樣的「情傷」在兒子國中時已經遭遇,那時桀驁不馴的他和過度期望的我,曾引起多少家庭衝突!那時小學的女兒總給我貼心的安慰,而兒子上高中後逐漸懂事,如今上了大學的他更是鮮少讓父母擔心,只是往昔那個黏著媽媽的甜膩的小男孩,畢竟只能追憶了!
而我的女兒從小膽小依賴,雖然從小學就有自己的房間,睡前卻總要我陪伴她到睡著後再悄悄離開;到了小學六年級,為了訓練她的獨立,我決定狠心叫她自己入睡,那時她還哭了幾次!甚至直到國一,偶爾她還會央求我「陪睡」。國中時期,女兒就讀於我當時任教的明星國中,由於適應不良,在班上幾乎沒交到朋友,下課時間就跑到我辦公室,有時說要跟我拿零用錢去合作社買東西、有時說要借下節課需要的文具,到後來乾脆直接說是在教室無聊、沒事做,就來找我,那時我擔心極了,直「趕」她回去,希望她多認識同學,就算一時交不到朋友,在教室裡坐著看書也好,不能老是黏著媽媽啊!
想想那才是不到三年前的事,現在高一的她,卻完全變了個人。自己跑去染了茶棕髮和黃耳圈,早上出門前吹頭髮老半天。跟她講幾句話,就嫌囉嗦;在她房間多待一分鐘,就被趕走。平日寧可跟網友聊天,假日寧可跟朋友出門。精心準備朋友的生日禮物,在爸媽的生日和節日時卻完全沒有表示,肯勉強配合聚個餐已經不錯。滿臉的冷漠疏離,滿腦子的不合時宜。真讓人感傷以前那貼心甜蜜、單純可愛的小女兒,到哪兒去了?
不過回思往事,自己年少時是否也曾如此令父母擔心難過?而原本太過依賴的女兒,當初不正是自己把她往外推,叫她多交朋友嗎?知道過度的擔憂和限制只會把孩子的心推得更遠,只好放手讓她飛,等著她有天飛累了,想起媽媽的好,再回頭看看媽媽。我把對兒女的思念藏在心底,祝褔他們盡情飛翔,但願有天他們「回心轉意」時,彼此仍能會心微笑,無私相伴。
放手/陳慧文
- 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