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氣味/郎英

  • 2024-05-15
蘋婆-鮮紅花和黑落花

蘋婆-鮮紅花和黑落花

蘋婆-初生果和熟成果

蘋婆-初生果和熟成果

苦楝花

苦楝花

苦楝子

苦楝子

 下過雨後,那春天限定的氣味更濃了。

 此時正值蘋婆開花季節,有人說那味道就像是豬屎味,很臭。可我並不覺得它臭,那氣味很特殊,聞久了有股後香,「氣味喜好,因人而異」,覺得好聞就是香味,不好聞就是臭味,每個人對於氣味各有好惡,沒有絕對的判斷標準,就像有人喜歡榴槤的濃郁香,有人卻避之唯恐不及。

 不過,蘋婆真的很奇特,三個別名,巧妙生動描述出它的特性,掌裂葉蘋婆、香蘋婆、豬屎花。前者是因蘋婆的葉子型態得名,所以一般人習慣稱它叫掌葉蘋婆,以便於和可食用的鳳蘋婆做區分。而後兩者可就將其特殊氣味表露無遺,即便多數人不敢恭維那如同糞便的惡臭,但卻能吸引成群蠅蟲盤旋幫忙授粉繁衍。

 更有趣的是,蘋婆英文名字Sterculia,竟是源自羅馬神話中一位氣味之神「糞便之神Sterquilinus」,祂的職責是指導人類在農耕時使用糞便當有機肥,多有環保概念,讓蘋婆變得極其友善。況且,蘋婆會被大眾廣植為行道樹和庭園造景,肯定有其傲人優勢。

 春天,淡紅色新葉襯托著深紅鐘形小花,娉婷嬌豔煞是好看。夏季,枝葉茂密翠綠濃蔭,樹型優美就像龐然大傘好遮陰。秋天時,小紅花蛻變成大果實,像青翠桃子般環繞而生。到了冬天,果實熟成開裂,像木魚掛滿樹梵音裊裊,又像一顆顆緊緊挨著的心,愛意爆棚,那木質外殼裡,布滿了紫黑橢圓種子,子孫滿堂模樣既萌又吉。蘋婆,隨著季節變化不同妝容,讓人不由得願意寬容接納它的特殊氣味。

 在晚春時節,與蘋婆花分庭抗衡互別苗頭的是苦楝花。一樣是花瓣五枚,一樣是嬌小玲瓏,但兩者散發出來的花香簡直是雲泥之別。苦楝花香人人愛,淡淡的,悠悠的,如同它淺紫粉嫩花色,給人浪漫舒心感覺,當花朵盛開時,猶如祥瑞紫雲罩頂,令人不禁心生歡喜。

 若說蘋婆黝黑種子是黑金,可生食可榨油亦可用藥,那麼苦楝澄黃種子可就是黃金了,果實雖然味苦不能生食,但種子含油量高,可做潤滑油和肥皂的原料,提煉後還能驅蟲抗病毒治頭癬,是天然的殺蟲劑滅菌藥。且難能可貴的是,苦楝是台灣原生種,相較於外來種的蘋婆,更具鄉土氣息和文史意象,感覺更親切更有內涵。

 苦楝的生命力強韌,不畏潮風鹹土也不易有病蟲害,所以民間村落有生女娃的人家,多會栽種幾棵楝樹,等女兒要出嫁時,砍伐製成箱櫃作為妝奩。苦楝又叫「苦苓」,音同「苦戀」、閩南語「可憐」,雖諧音不討喜,但歷經挫折飽受風霜的愛情和人生,才能深刻詮釋生命試煉,更刻骨銘心。

 台灣文學家莊柏林詩集《苦楝若開花》,娓娓道出兒時記趣與故鄉情思。「苦楝若開花,就會出香味。紫色的花蕊,隨風搖隨雨落……田嬰停佇厝邊角,白頭殼樹頂做巢。一陣囝仔佇樹腳,掠蟋蟀仔佇相咬。」那令人懷念的土親人親鄉土情景,歷歷在目。

 我很喜歡席慕蓉在《寫給幸福》散文集裡的〈苦楝〉文辭,「你會看見他開了一樹丰美又柔和的花簇,粉紫的花簇開滿在灰綠的葉叢之上,遠遠望去,你幾乎不能相信,一棵苦楝能夠開得這樣瘋狂而同時又這樣溫柔」。描述得真傳神,既內歛又華美。

 駐足幽香四溢紫花傘下的我,閉上眼睛,豎起雙耳,嘗試體會席慕蓉的心境。嗯!植物世界確實不是靜默的,在這苦楝花下,我似乎已然聽見春天歡呼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