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見興大獸醫院與地方政府簽訂MOU強化合作關係,馬祖地區動物醫療資源嚴重欠缺,只能依靠不定期的邀約或義診,也許馬祖的需求不若台灣急迫,但依舊有動物緊急醫療與照護,甚至是執行動物保護業務的需要,因此打造友善動物城市,馬祖除了尋求規律的動物醫療資源外,也需要建構完成的動物保護網政策。
九合一大選在年初落幕,縣市長及議員候選人所提的動保政見數量,甚至超越青年、社福及勞工政見,根據農委會的統計,犬貓登記數量逐年上升,2021年已近三百萬,超越全台十五歲以下人口,飼養戶數達一百八十萬戶,顯見毛小孩已經成為選民心中的重要議題。
台北市長蔣萬安以動物醫療為主軸,建立送醫救治機制,擴大寵物保險,也主張公園應設寵物專區;台中市長盧秀燕則從強化動物友善空間下手,增設遛寵物專區,同時強化動物醫療以及成立動物虐傷鑑定小組並獸醫病理解剖中心;桃園市長張善政,則提出催生教學級的公立動物醫院,增加動保預算;另外常在臉書秀出自家毛小孩的高雄市長陳其邁,針對動物友善城市洋洋灑灑的提出十大政見,從提升動保決策單位到府級,到發行高雄友善寵物卡,獎勵設置寵物長照機構,建置高雄寵物友善地圖和友善商店等,更是面面俱到。
興大與地方政府原本就有多次合作,像是協助地區農民農機維修,以及獸醫來馬義診等,此次來訪更與地方政府建立更密切的合作關係,近來地區飼主越來越重視寵物權益,但地區獸醫已經多次招考依舊出缺,不僅無法提供地區動物良好的醫療資源,送往台灣治療也造成飼主醫療負擔,更遑論一般性的動保業務,都付之闕如。
去年地區曾出現犬隻出沒追車的事件,後來經查是家犬疏於管理造成,正如專家所言,要處理動保問題,要先解決人的問題,所有問題都源自於人,不管是飼主疏於管理或棄養,或是愛犬人士不當隨地餵食,都會造成流浪動物更複雜的管理問題。
動物保護法在民國87年就公布實施,但各地動保自治條例卻是幾年前才開始陸續完成,但完成後是否能落實又是一道難題,地區要朝友善動物城市邁進仍有待努力,義診不是常態作法,即便沒有駐診獸醫,應該也要建立長期合作關係,規律抵馬進行動物看診或照護工作,民眾也要盡到不棄養動物、不飼養野生動物、寵物要定期施打狂犬病疫苗的基本責任,給動物一個安心的家園,大家都能盡一份心力。
社論/打造動物友善城市
-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