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福州日報報導,來福州怎麼玩?這座城市的有趣,不只在三坊七巷和煙臺山等知名景點,還存在於一條條充滿煙火氣的小路中。
近年來,隨著城市精細化治理能力的提升,福州越來越多的小路煥發生機,形成各自獨特的風格
老街巷:有古早味更有煙火氣
老街巷的「老」,首先是古早味,其次是面積小。依土撈化、福信魚丸、國水滷味……鼓樓區慶城路是一條「老福州」愛去的小路,長度不足300米,卻開了近20家小吃店。路的兩側一邊是醫院,一邊有鼓樓慶城長者食堂學堂,囊括了福州人的一日三餐和尋常生活。
這條路上沒有品牌餐飲店,也沒有網紅餐廳,都是家常小店,五六張桌椅就已經塞得滿滿當當,但生活的氣息也因此濃郁。魚丸、肉燕、魚滑、鼎邊糊等味美價優的本土小吃一家挨著一家,讓人垂涎三尺。
林華光餅店已經開了30多年。店主林華說,他家的光餅是祖傳手藝,不大的櫃子裡擺著各式傳統糕餅,如光餅、酸菜餅、紫菜餅、豬肉餅等,尤其光餅是福州人的童年回憶。
因為開在社區,這裡的店鋪從早開到晚,晚上7時許,走進回頭客連江鍋邊店,店裡顧客滿堂,還不停有人進來,熟練地喊出「一碗鍋邊加油條」,生意恰如店鋪的名字「回頭客」。
而在城市另一邊的晉安區琯尾街,熱鬧狹窄的長街和舊巷,聚集著棚戶、店面和老舊社區。除了常見的光餅、燉罐等本土美味,也彙集了東北麻辣燙、重慶小面等各地特色美食。
午後的台江區荷塘路,空氣中帶著醇厚的咖啡香氣。順著人流,穿行在這條綠意滿滿的小路,路邊的兩家咖啡店是不少年輕人中意的打卡地。
近年來,咖啡文化在福州興起,而這條小路因為咖啡店的入駐,變得年輕起來。不少市民遊客趁著天晴來打卡。
除了新潮流因地制宜融入城市發展,科學規劃也是促進街市繁榮的必要條件。一個煙臺山景區,一條地鐵1號線,帶火了倉山區上藤路。
傍晚時分,從地鐵1號線上藤站B口走出,一家家小店灶臺上燒著鍋子,空氣中有拌面混合的花生醬香味,也有糟菜拌興化粉的滋味綿長。拌牛雜的葷香,被老酒和蝦油拽得老長。不僅如此,上藤路街尾的商業綜合體也為馬路豐富了業態,讓這條頗具南洋風情的上藤路,多了十分煙火氣。
如今,越來越多的城市小路兩旁,既有眾多值得惦記的本土美食,也有各式新潮文化。
挖掘不一樣的福州 「寶藏」小路感受古早味--福州日報
-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