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門是學校的靈魂
它是一封給遠行校友的邀請函
穿越了過去與未來
連接已知和期待
見證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與成材
我敢說母校的校門迄今為止,馬祖沒有一個學校的校門可以超越它。唸小學時,每一天我都會爬一段小山坡到學校,看到巍峨校門,它是那麼的宏偉,那麼的氣派。我不知道建築師是誰?也許是軍方的預官或士兵負責的業務,這或許是一件不經意的作品,但卻是傑作。
在大學教授西洋藝術史,每每講解羅馬的君士坦丁凱旋門、法國奧朗日凱旋門等。驀然想到馬祖母校的校門靈感來源於此。人文味濃厚的校門,正面題字「介壽中心國民學校」校名;背面題字「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沿著壽字形圍牆,形成本校巍巍浪漫的景觀。
它的建築格式是模仿凱旋門,其上方平台有一個大凹糟,凱旋門則無;拱門造形和凱旋門一樣,但在這裡,它只是裝飾作用,平台主要由二邊柱子撐起。在這座西式風格建築中,他又增添一些中國元素,在平台左右兩側有漢代馬車圖案,拱門飾帶則以雲紋圖形裝飾,在底部則有壽字形。背面飾帶一樣有雲紋圖形,底部略加變化十字圖形。
巍峨校門,它就在那,不喜不怒。它陪伴我的童年,看過日昇月落,見過滄海桑田。它承載了我們的記憶,承載了母校的縮影。巍巍校門,讓人一眼望去便心生莊嚴肅穆。而今它老了,人們將其掃入了歷史的灰燼。
事實上,我們有一座凱旋門而不自知,因為不懂藝術史,從來沒有人去解釋它,而它的驚人之處,是藏有太多凱旋門元素,如同羅馬的特拉維噴泉的照壁,其造型也有凱旋門的元素在內。此就母校校門模仿的二座凱旋門做一些介紹:
君士坦丁凱旋門
君士坦丁凱旋門建於西元315年,矗立在羅馬,紀念312年10月28日在米爾維安橋戰役中,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戰勝羅馬暴君馬克森提烏斯。它是現存最大的羅馬凱旋門,也是羅馬帝國最後的偉大凱旋門。這座凱旋門也是一個政治文宣之旅,將君士坦丁描繪成最成功皇帝的活生生的延續,以他的軍事勝利和良好的政府而聞名。
它由三個獨立的拱門組成:一個較大的中央拱門,兩側各有一個較短較窄的拱門。三個拱門的高寬比相同。分隔拱門的是四根獨立的科林斯式圓柱,用黃色大理石製成,每根柱子都立在基座上,頂部有一個簷部。在柱楣上方,隨著柱子的延伸,有四個基座,每一個基座上都有一個代表達西亞囚犯的雕像。
凱旋門上方的頂閣層也有雕刻的鑲板和拉丁文銘文,這是凱旋門的共同特徵。中央拱門上方的銘文很長,在拱門兩側重複出現。拱門是一個巨大的雕塑群,因為它的許多部分都是從西元一世紀和二世紀早期的紀念碑中回收的,尤其是頂閣上的大理石面板,它們取自馬可.奧里略 (西元176年)的拱門。一共有8塊大理石板,每個立面上有四塊,顯示的場景是皇帝重新切割成類似君士坦丁的雕像,在戰爭中或在履行其公民職責。
兩個內部的中央拱券浮雕和拱門兩側的上部鑲板是巨大的圖拉真式雕帶的一部分,它是從圖拉真廣場的烏爾皮亞神廟中移來的。這些也被修改,以適應新的凱旋門用途,並使用白色的大理石。中央拱門內兩塊雕帶中的第一塊描繪了圖拉真或圖密善騎著馬衝向野蠻人,但頭部再次重新加工,看起來更像君士坦丁。第二幅圖顯示君士坦丁被勝利加冕,兩側是兩位女性,她們可能代表著榮譽(裝扮成亞馬遜)和美德(穿著盔甲)。
八根科林斯圓柱是從西元一世紀的弗拉維紀念碑(現已失傳)中選取的,站在每根柱子上方的達西亞囚犯,他很有可能是圖拉真一座無名紀念碑的一部分。然而,拱門上確實有專門雕塑。每對徽章下方的雕帶場景高1公尺,用於紀念君士坦丁的軍事勝利,展示了對維羅納的圍攻與馬克森提烏斯的戰鬥,亦描述在羅馬廣場上的送禮儀式或送禮者。
奧朗日凱旋門
奧朗日凱旋門位於法國東南部城市奧朗日。它在奧古斯都統治期間建造的。主要為褒揚高盧戰爭和奧古斯都第二軍團的退伍軍人。後來提比略皇帝重建了它,以慶祝日耳曼尼庫斯戰勝萊茵蘭的日耳曼部落。凱旋門描繪了各種軍事主題的浮雕,包括海戰,以及與耳曼人和高盧人的戰爭。
在中世紀,這座凱旋門建在城牆上,守衛著城市的北入口。建築師卡里斯蒂在1850年代進行了研究和修復。凱旋門最初是用巨大的石灰石塊建造的。它有三個拱門,中間一個比兩側大。每個立面都有四根科林斯柱。這座凱旋門是現存最古老的凱旋門,其設計後來被羅馬城的塞維魯和君士坦丁凱旋門模仿。
綜上所述,三個建築都以拱門做為主體,外部再做一些修改,後者模仿前者。一個偉大的藝術創作者,都是從臨摹開始,張大千在敦煌莫高窟的臨摹,徐悲鴻在羅浮宮對名畫的臨摹,皆然。共同特色,即吸收其精華,轉為創意。
十多年前,我在紐約的一個美國室友,他接了許多的商標案子,他就很誠實的告訢我,他的靈感就是來自古代作品的創作,他把古人的圖案放在電腦上再做些更改。很佩服母校校門的建築師,他在馬祖民智未開時期,就設計了媲美巴黎凱旋門的宏偉校門。淡江歷史系同事在四十多年前,應馬防部邀請到馬祖參訪,在六十二級畢業紀念冊上,赫然發現她在母校校門前的倩影。我也終於明白何以到馬祖參訪的貴賓都會在校門口拍照留念。其實母校的校門應該是馬祖地標,而今它已消失無影無蹤,我也只能憑著記憶對其一番憑吊。
校門/劉增泉
- 2024-05-03

我的母校介壽中心國民學校

小學六年級時期導師 陳善茂先生(校門背面)

君士坦丁凱旋門

奧朗日凱旋門

我們的校長 周之祜先生陪同經國先生和外賓參觀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