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地球日,交通部觀光署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聯合連江縣環資局、連江縣交旅局,辦理「愛旅遊、更愛地球」環境教育活動並推廣生態旅遊行程,希望藉由旅遊結合環境教育活動,深入瞭解馬祖特殊地質環境、軍事坑道文化及特色聚落建築。在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衝擊下,近年馬祖積極向國人推廣綠色旅遊,制訂環保標章鼓勵業者,規劃綠色旅遊行程,朝普及環保旅宿、綠色餐廳及節能減碳的交通工具之理想旅遊環境邁進,同時向消費者宣導旅遊中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達到旅遊效益的多贏局面。
環境教育目標是培養負責任的環境公民。隨著全球環境問題不斷地發生,環境日益嚴重惡化,促使環境教育工作法制化、制度化,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環境教育專門立法。台灣環境教育法在2011年公布實施,馬祖由於地質、生態及人文的獨特性,深具環境教育意義,透過環境教育的推廣,引導人們選擇善待環境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以防止生態被破壞與環境受污染,建立能更主動愛護維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願景。
馬祖列島位於華南地區之外緣,過去冰河時期時亦曾與中國大陸、臺灣本島相連,因此在物種分布上有明顯之過度性質,擁有部份未出現於臺灣僅止於華南地區之物種;另因馬祖列島位於亞洲東側中段,為遷移性候鳥南來北往之中繼站,為物種多樣性高之地區,這些生態上的資產就是島嶼得天獨厚之處。然而,對環境與發展來說,島嶼在生態上是最脆弱而易受害的,特別是馬祖列島面積小,環境承受能力低,如果未能重視環保,則很快就造成環境失衡,公共空間品質的崩壞。如何合理的運用在地的資產,並守護維繫島嶼命脈的生態資源,關係著馬祖列島的永續發展。
在現今全球氣候變遷和環境保護議題備受重視的情況下,綠色旅遊、生態旅遊則被視為一種友善環境的旅遊方式。在旅行過程中對環境和當地社區造成最小的負面影響,同時支持環境保護並參與在地活動,促進地方產業創生。馬祖的綠色旅遊,要逐步將地方文化、低碳環保和遊程體驗結合,透過與社區、業者共同推動永續旅遊產業鍊,創新結合地域性文化,從飲食、文化、旅宿、體驗發展極富教育意義,又兼具永續性的綠色經濟,每人只要貢獻一點,就能減少環境衝擊。
人和生活環境是緊密結合的,環境衛生的品質高低和國民的生活品質及水準也是成正比的。近年來,馬祖雖然在經濟發展、物質生活等各方面都有很長足的進步,但在建構永續環境方面,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長遠來看,馬祖雖有交通不易的天然限制,但慢調、深度的小眾旅遊,反而是馬祖生態資源得以永續發展的絕佳條件。但是,也不能否認,當下地區生態保育工作亦面臨不少考驗。畢竟,生態旅遊經營需要高度且多元的專業,生態旅遊的成功發展往往需要多元專業領域的導入,除了需要時間的養成,政府也要以最大的耐心與恆心推廣政策,集合更多的人一起努力營造永續發展環境。
社論/深耕馬祖之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推廣
- 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