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閩都文脈 晉安探索古厝活化利用新模式--福州日報

  • 2024-04-21

 【本報訊】根據福州日報報導,古厝承載著歷史和現實,在殘磚斷瓦間傳唱先民的故事,賡續閩都綿延文脈。活化利用是保護古厝的最好方式。

 在新店古城遺址公園,4棟明清風格的古厝經過修復後,如今變為了粉牆黛瓦的小小聚落。由古厝活化而來的六大主題館,正向過往群眾講述著閩越先人、閩越後裔和閩都今人的生活方式。

 據遺址公園相關運營負責人陳龍介紹,作為「福州第一城」,新店古城遺址公園依託閩越文化展示館、一家新店(文創展示)、國風動漫展示館、城牆館、六藝傳習所(非遺展示)和閩都食俗體驗館等六大線下主題館,提供包括食俗、文創、閱讀、非遺、音樂等各類與閩越文化有關的活態體驗。

 孩子們手握「考古鏟」,在用巧克力、黃豆粉等做成的「沙土」中探寶;模仿瓦當造型的飛盤和甜品,以及以古厝為模版的創意拼插積木一推出,就收穫粉絲無數……自運營以來,新店古城遺址的研學和文創項目屢屢出圈,成為福州文史研學屆的頂流。

 某兒童研學教育機構的葉老師對此印象深刻。「這幾年古城研學越來越火,這得益於豐富的閩越文化主題展示,運營方還會根據節氣設計自然教育和文創主題展,讓閩越歷史不僅可看可聽,還可摸、可吃,能拼、能畫。」她說。

 傳承與傳城、記憶與技藝、時尚與食尚同步呈現,文化講壇、非遺傳習、文創研學等活動矩陣多線發力,讓古厝本身成為流量密碼。

 據瞭解,自創辦首屆閩越豐收節以來,新店古城遺址公園已連續舉辦「一個南瓜的展」、「一粒稻穀的展」、「一個蘑菇的展」、「古城新花漾」等主題創意展,其沉浸式展陳空間設計與創意展品獲得2023海峽鄉建鄉創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