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船政博物館、三坊七巷 國際漢學家讚嘆--福州日報

  • 2024-04-10

 【本報訊】根據福州日報報導,來自俄羅斯、法國、義大利、美國等國家,約20人。4月6日至10日,參加「海外視角看中國式現代化」論壇,福州是參會嘉賓開展社會考察和學術調研的重要一站。

 在名人故居與先賢精神邂逅,在水榭戲臺領略國家級非遺專案閩劇魅力……,海外漢學家們實地探訪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體驗中國首部折疊漸進式多維體驗劇《最憶船政》;他們還一起走進三坊七巷的林覺民·冰心故居、嚴複故居、水榭戲臺、小黃樓、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等地,與古厝保護及民俗專家進行座談,探尋福州2200多年歷史和文化精髓。

 「我特別偏愛古色古香,無論是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還是三坊七巷,都體現了當地的特色。古建築保護得很好,反映了福州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白樂桑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三次來福州,也是瞭解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最深入的一次,「林則徐、嚴複、冰心等眾多名人志士,都是我讀巴黎大學中文系時知道的,這次居然『見』到了,令人難忘」。

 義大利羅馬大學原副校長馬西尼從事中文教學已有20多年,這是他第一次來福州。「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發祥地和重要起點,自古便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視窗,我將繼續用我的方式進一步推動中西文化交流,希望以後有機會讓我的學生來福建、福州交流學習。」馬西尼說。

 「莫斯科的雪剛剛融化,福州已是人間最美四月天,氣候很宜人。」來自俄羅斯的安娜曾在北京生活過7年,現在在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教授學生中國文化和歷史,「特別喜歡中國各地的特色文化,這次參觀了很多福州名人故居,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發,我會把這些素材帶回去分享給我的學生們,讓他們更好地瞭解福州、瞭解中國」。

 來自美國的何嬌霞在巴爾的摩教中文。她說,在美國有很多福建人,受此帶動,很多美國人開始學習中文,她便是其中之一。「我太喜歡福州這種坊巷建築風格了,這次拍了很多照片,回去好好研究,有機會還會再來。」

 美麗的福州給海外漢學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