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池、設備不足 澎湖馬糞海膽量產還要再等等--自由時報

  • 2024-01-16

 2024/01/15(自由時報報導)以往澎湖人用十顆海膽換一顆雞蛋,現在一顆海膽價格早超過十顆雞蛋!根據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調查,澎湖海域馬糞海膽數量,五十年前逾二億顆,如今銳減到五萬顆不到,僅剩四千分之一,幾乎滅族。為了復育海膽,澎湖縣制訂禁捕期,水試所澎湖漁業研究中心與澎湖縣種苗繁殖場也紛紛投入人工繁養技術。

 目前官方與民間已掌握完全繁養技術,但距離量產上市仍有一段路要走。現階段試驗結果,在澎湖以海上小型箱網及陸上魚塭等方式養殖皆可行。

 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謝恆毅表示,澎湖因養殖池規模問題,最多一次培育萬粒種苗,要進入產業規模化,須擴大養殖池及增加設備,才能增加種苗數量。

 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場長柯志鴻表示,馬糞海膽「吃什麼就是什麼味道」,投餵的食物對其生殖腺的成色及食用口感都有影響,人工繁養建議開發系列風味海膽,並依生殖線顏色分成牛奶、巧克力、咖啡等名稱促銷。

 不過,吃食大型藻類的馬糞海膽八個月可長成八公分、餵食其他餌料的海膽則僅有六.五公分,且要設立食品加工廠,專業進行剝肉作業,這些都是馬糞海膽能否量產上市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