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摩崖石刻群 閩都人文精彩篇章--福州晚報

  • 2023-12-28

 【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千古才翁石,列書大道旁」,清乾隆年間的一天,羅源走馬嶺古官道,一代循吏李拔路見一景欣然題詩。令其心動的,正是北宋書法大家蘇舜元留下的珍貴的摩崖石刻「才翁所賞樹石」。

 羅源立縣於後唐,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襟山面海,造就千年古邑山川形勝,無數文人雅士、官宦賢達慕名而來,吟詩詠唱,勒石鐫刻,記錄羅川錦繡人文。自立縣至今,千年時光揮毫潑墨,成就瑰麗多彩的羅源摩崖石刻群,也寫下閩都人文精彩篇章。

 燈光亮起,微光灑滿棲雲洞,映入眼簾的是神形逼真的十八羅漢,以及流光溢彩的洞頂摩崖石刻。與國寶級文物交相輝映,「棲雲」的摩崖石刻群,也添了一份出彩的神韻。

 位於羅源城區南郊的蓮花山,山形似蓮,自帶禪意,又因北宋紹聖三年(1096年)聖水寺開山,再添禪緣。152年後的1248年,古剎旁棲雲洞內,南宋羅源石匠陳曾緣以其精湛雕工,雕琢了十八羅漢神像,為此地又添勝跡。

 位於羅甯古官道走馬嶺的才翁石公園正在加快打造中,用不了多久,過往遊客便可在仿古亭中,感受摩崖石刻「才翁所賞樹石」背後的傳奇故事。

 這段摩崖石刻的題寫者為北宋文豪蘇舜元,字才翁。如今,蘇洵、蘇軾、蘇轍四川眉山「三蘇」為人熟知,但在北宋初期的文壇,蘇易簡、蘇舜元、蘇舜欽四川銅山「三蘇」也曾閃耀其中。

 蘇舜元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位於羅源的這段摩崖石刻,是1041年其任福建提點刑獄過羅源古官道時所留題刻。100多年後,南宋文學家、愛國主義詩人陸游於草叢中發現題刻,遂籲請當時的羅源知縣項膺加以保護。至此,跨越兩宋,兩位文豪結緣。

 此後,至清乾隆年間,又有一代循吏李拔為之題詩《才翁石》。在漫長的時光裡,「才翁所賞樹石」的故事堪稱傳奇。而這些鐫刻在石頭上的雋永文化故事,正隨著時代的接力傳承,不斷傳播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