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走進長安村,條條道路乾淨整潔,處處綠地鳥語花香,健身廣場上老人孩子鍛煉身體,涼亭裡不時傳出陣陣歡笑聲……環境和諧安寧、村民怡然自得,這是長安村幸福生活的縮影。
每當夜幕降臨,長安村內,不夜城街市點亮處處燈火,猶如一條流光溢彩的彩帶;長安省中,曲水流觴,舞榭歌台,遊船上的人們聆聽駐唱歌手的演唱;岸邊攤位上,商家展銷著八寶冰飯等特色美食,顧客絡繹不絕……
長安不夜城商業體,是長安村發展鄉村產業的重要專案。長安村立足資源優勢和特色產業基礎,統籌文旅資源、產業發展和專案建設等,不斷發展壯大特色生態文旅產業,實現從夜景「亮化」到經濟「活化」。夜晚燈帶蜿蜒曲折,照亮的不僅是眼前的美麗夜景,更是長安村的振興之路。
有了長安不夜城商業體這塊「金字招牌」,不少創業團隊帶著項目來長安村追夢。
依託不夜城商業體,當地不少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增收致富。長安不夜城商業體不僅為長安村聚人氣,更為夜色經濟添活力。
長安村內,有著在福州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齊書院。當年的書院坐落於長安村過嶺山下。彼時,這裡名師彙聚、英才濟濟,是村中鴻儒墨客披卷吟讀、縱論天下的地方,村中子弟多在此讀書,當然也不乏外地慕名來此就讀的學子,其中最為有名的當數明萬曆、天啟年間兩度出任內閣首輔大臣、人稱「獨相十三載」的葉向高。
大齊書院在歷史上幾經興廢,過嶺山下的舊址如今已難覓蹤跡。如今的大齊書院由長安村一座明清時代的古厝復原而成。書院掩映于一片青翠中,大廳中的孔子畫像,時刻警示人們要重禮儀、讀經典;琴室、棋室、書房、畫室,每個房間的佈置都十分雅致,每一件陳設都極具古韻。
曾經的大齊書院已然消失在時光裡,然而它所傳遞的精神卻保留了下來。如今的大齊書院已成為長安村的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當地群眾帶來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還獲得中國大陸全國農家書屋示範點稱號。
當前,長安村已活化利用12座古厝,其中8座用於文創、幼兒研學基地等營利性質場所,4座用於公益場所。這些古厝的煥新為長安不夜城商業體的建設打下堅實的配套基礎,也為長安村鄉村發展增添新動能。
不夜城、活古厝 點亮長樂長安村夜經濟--福州晚報
- 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