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福州晚報報導,福州地區特色傳統黃酒品種又名青紅酒,被譽為閩派黃酒的正宗。傳說西元前202年,無諸在福州于山加封閩越王。封王當日,一名美貌的年輕女子獻上自釀美酒。此酒色澤青紅、酒香撲鼻,無諸飲後大悅,於是在於山之巔大宴九日九夜。
美女叫青紅娘子,又叫十八娘子。發端於民間的青紅酒,便進入了歷史,踏入了朝堂。自那以後,閩越王宮祭祀婚嫁,必飲此酒。而在歷朝歷代中,福建的婚嫁民俗也多以此酒為專用酒。到現在,福州還流傳著「上花轎,喜鵲叫,新郎新娘交杯酒,洞房就是青紅窖」的民謠。
在長樂乃至整個福州,大家談起青紅酒,就不得不提到長樂玉田鎮東渡村獨有的青紅酒釀造技藝。該技藝可追溯到清光緒年間,從陳啟勳高祖陳子言開始,至今已經歷百年風雨。當時釀造青紅酒的隆盛福酒鋪位於東渡村村帳房古厝。民國時期,陳啟勳祖父在羅聯鄉蕉嶺村開了隆盛福酒鋪分店直至新中國成立後。
作為福州隆盛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啟勳還是第三批長樂區非遺代表性項目「東渡村青紅酒釀造技藝」傳承人。
陳啟勳從小跟隨祖父、父親學習釀酒技藝。他對釀酒有著天生的敏感和一份特殊的熱愛,並以其精湛的技藝和優質的酒品贏得讚譽。
陳啟勳說,釀造上好的長樂黃酒,對天氣的要求很高,蒸熟的糯米飯要晾涼;氣溫的把控也很講究,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否則發酵不全或太過,都會影響酒的品質,還容易導致發酸。
他介紹,釀制用水最好採用井水或者山澗的泉水,釀酒時季節安排也很重要,秋冬季節最適宜。
因此,長樂黃酒開始釀造前幾天,陳啟勳總是不停忙碌著。他每年都會準備七八百斤糯米,再按照100斤糯米配10斤紅麴、兌150斤水的比例,發酵約兩個月,等酒汁完全發酵沉糟後,過濾裝壇。用粽葉、牛皮紙、麻繩綁緊封口後上紅泥包裹密封,再用穀殼煨酒後再窖藏,等過夏後酒味更佳。
為了傳承技藝,陳啟勳兒子陳承鍇從小跟隨父親接觸釀酒技藝。近年來,陳啟勳還依託長樂黃酒釀造技藝傳承基地,開展非遺傳承保護。
歷經百年歲月洗禮,東渡村青紅酒釀造技藝不斷傳承創新,目前已成為福州特色傳統黃酒的一塊「金字招牌」。讓陳啟勳欣慰的是:歷經千年,閩越王愛喝的那口酒猶在!
傳承長樂黃酒釀造技藝 再現閩越王愛喝的那口酒--福州晚報
- 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