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生活筆記】 消失的始終仍在/文、攝影:洪榆橙

  • 2023-10-26

這次接到馬祖國際藝術島關於馬祖軍郵、書信歷史的題目後,即便過去有面對地方文史題材的經驗,但在短時間內是否能搜集整理出成果仍感到忐忑,因此我先接洽了幾位在地朋友,從他們口中探尋些線索,也是這些片段的描述,例如「寄了信過十幾天才會收到」、「都站在窗台等船」,開啟了我的好奇,也對即將遇見的充滿期待。

調查研究從兩條路線展開,首先是戰地政務時期、運輸不便的環境與社會氛圍下,個人對外通訊的特殊記憶;第二則是支持這個特殊性之一的軍郵系統。這篇便想從探尋「軍郵」談起。本計畫團隊三人在馬祖文獻中心裡翻閱相關資料,從鄉誌、縣誌與在雜誌中先梳理出馬祖軍郵和電信史的梗概,同時也發現許多舊軍郵局的老照片,心中埋下疑惑:「它們現在長什麼樣子」?

國民政府來臺後,為配合軍事計畫設置軍郵局,1955年實施「戰區設置軍郵辦法」,1956和1957年分別設立金門第一軍郵局與馬祖第二軍郵局,而後歷經幾次修訂,1963年確立為「戰區軍郵設置辦法」,軍郵局屬交通部郵政總局,但受國防部督導,軍郵人員比照軍階且受軍法管理。除類似地方總局的南竿第二軍郵局、四鄉五島皆有設置隨軍軍郵局,原高登島也設有一所,直至2003年才裁撤。因應戰時隨軍隊移防的軍郵局,一般人或許沒有特別感到差異,但特殊的「軍郵」字樣郵戳,或是半價郵資的軍郵信封,卻是集郵人士眼中的逸品呢。

依賴著在地團隊成員雅評龐大的「線民」網絡,我們先訪問曾任馬祖日報社長的吳依水伯伯,聽他描述當時他所見的郵務運輸,港口搶灘、藍天鵝飛機…等,腦海建構出一些時代的畫面輪廓,接著他說到前晚才跟曾在東莒擔任郵差的劉清官通話,於是我們趕緊請他介紹,並排定至東莒拜訪。

清官伯伯經歷兩岸隔絕、驟然與母親分隔兩地,因而寫下給母親的家書(於展覽中呈現)。他從臨時郵差到正式人員,也曾調到東引和台灣工作,郵務工作四十餘年的經驗,幾乎見證了東莒的的軍郵歷史。他向我們介紹如何配合信件檢查流程;用藍、黃、粉不同色線綁紮,更方便辨識四鄉五島的郵包;述說曾有郵差下水搶救落船包裹而被升職的故事;甚至因為以前軍郵差不用送信,但在改制為普郵後,有郵差不會騎車只好離職的種種工作細節和趣事。

我們後來陸續拜訪南竿、西莒的軍郵局現址,可惜建築空間因多移作他用,周遭環境也物換星移,不一定能辨識出來、也未有文物留下。感謝中華郵政博物館的協助,以及劉清官、姜定豪、韋先平等郵務人員的慷慨借展文件物品,讓觀眾得以從實體中看見軍郵更立體的面貌。

最後,在圖書館的角落翻到《戡亂時期的軍郵》、《戰地政務郵政工作》等書冊,仔細閱讀軍郵大事紀與相關紀錄,同時在台北木柵採訪到過去曾任軍郵官、運輸官和局長等歷練豐富的陳建祿先生,才讓我們對軍郵還存留的疑問逐一徹底解開。

聽聞老一輩郵務士的成長歷程,他們早年或是生活艱困來台打工,或是從未懂寫字識字,從臨時工一路自學,至今每位都能寫出文情並茂的書信與好字,笑談過去的辛苦,也令人遙想過去戰地時期的辛苦樸實的生活。如此的簡樸生活,包括只能透過運輸船載運物資,漫長地等待著書信的到來,排著長龍等待撥打公共電話給遠方牽掛的人,或是惜字如金的電報。這些記憶與影像,也幸而透過陳敬寶、劉秋華先生等十幾位受訪者的分享,我們才能想像與感受。

這段尋人尋址的過程,透過相熟之人邀約與陌生拜訪得到的意外收穫,然而馬祖緊密的人情關係,讓我們充分感受到馬祖的人親土親,也讓過往歷史慢慢浮現。在網路通訊無時差的今日,回想這一段不復存在的情境,除了懷舊,更多的是讓我們感受到雖已物是人非,但卻慢慢發酵、不會消失的濃厚情感。

文、攝影/洪榆橙 (書信計畫-消失的蟲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