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市語文競賽市賽的領隊會議上,負責承辦學校的教學組長,是一位頭髮斑白、頗有經驗的長者,正對著大螢幕上顯示的表格,不疾不徐地逐一核對、念出每位客語競賽選手的腔調(如:海陸腔、四縣腔、南四縣腔……等)。
來自各個中小學校、擔任領隊的教學組長或行政助理,正聚精會神地盯著螢幕,確認自己學校的參賽學生或老師,所採用的腔調與大會登記的是否正確。
對中小學校來說,語文競賽是每學年初的大事。選手們經過校內初賽、再通過區賽的考驗,才能進入市賽殿堂。而領隊代表學校前來參加賽前會議,當然必須確認本校選手的所有資料分毫不差,才能在切結書上簽名。否則不要說名單缺漏或誤植了,即使是選手姓名少一撇或多一橫,都會引起嚴重的不快和後續的困擾。
為了提倡本土語,語文競賽除了國語項目外,還包括閩語、客語和族語,而客語和其他組別不同的是:有腔調之分,如果腔調登記錯誤,當天選手將拿到非本腔調的稿子,那可是天差地別,若因此抱憾鎩羽,當初未及時糾錯的領隊可是難辭其咎,甚至引起家長抗議、師生責難、開教評會予以申誡、考績降至乙等……都是有可能的。就算該校氣氛友善,親師生皆不予計較,這位領隊只要稍有責任感,想必也於心難安。所以每位領隊都認真地看著、聽著這位花髮組長的核對。
然而在講臺右側、負責用滑鼠移動表格的承辦學校行政助理,那個理著光頭、穿著時髦的年輕人,卻「總覺得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發出了好幾次不耐煩的嘖嘖聲,終於在組長示意「下一頁」時,這年輕助理看似忍無可忍,竟拿起麥克風說道:
「這些資料都是從區賽學校直接複製貼上過來的,如果有錯的話,就是從區賽就錯了,不是我們這邊(市賽承辦學校)的問題。所以這個過程,是不是就可以省略了?」他這麼說著,還頗為洋洋自得,彷彿自己是個救世主,節省了大家的時間,免於遭受那不知變通的老長官無聊念叨的荼毒。
然而他那自認聰明的說話,立刻引起滿堂騷動、議論紛紛,領隊們說道:「開什麼玩笑!到時候發生什麼問題,可不是一句『那是區賽承辦學校的問題』就能解決!」「誰管你是哪個單位的問題,現在就是要確認沒有問題!」「反正沒看到我的選手是什麼腔調前,別想要我在切結書上簽字!」
於是,花髮組長的核對繼續進行,那年輕氣盛的助理終於收斂起自以為是的鋒芒,老老實實地操作滑鼠逐條逐頁下拉表格。最後,資料果然沒有任何錯誤,而領隊們也很滿意,沒有人認為多此一舉。
有責任心的人都知道「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即使細節也不能輕忽,就算是原本粗枝大葉的人,只要是擔任過行政業務一年以上,一定都知道「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任何資料別說「Double Check 」了,就算檢查三四次也不為過。多花幾分鐘的小心,可以免除日後得花更多時間的麻煩。「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人生可不是那麼容易!看來那位年輕助理的經驗教訓還不夠,日後還有的學呢!
細節的重要/陳慧文
-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