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週年社慶特刊/進入報社任職 林金龍認為是好機運

  • 2023-09-03
 林金龍主任在馬報工務部任職的歲月裡一人身兼數職,適時的扮演工作夥伴的職務左右手。(圖/文:林冰芳)

 林金龍主任在馬報工務部任職的歲月裡一人身兼數職,適時的扮演工作夥伴的職務左右手。(圖/文:林冰芳)

 【記者林冰芳報導】這份工作是我撿到的也是機運。民國68年進入報社工務部擔任臨時實習生,林金龍直到退休他始終認為自己的運氣很好,到最後工務部裁撤,他內心五味雜陳,雖然遺憾也僅能尊重上級單位的決定。

 94年從報社工務部主任職務退休至今,林金龍回憶,當年在台灣完成高中學歷後打算報考大學,卻因為未受過民防隊訓練必須留在馬祖管制三個月,就這樣錯過升學機會,爾後娶了美嬌娘,受到台灣阿嬤的勸說要和老婆相守在一起,才又回到家鄉。

 進入工務部他連正式技工的前身「練習生」資格都沒有,應聘職務為臨時實習生,說白了就是一個打雜的,甚麼事情都要做,入職沒幾天遇到中秋節聚餐,他的工作就是燒柴火,支援後勤雜事。即便只是臨時實習生職缺對他而言,夜間工作可以兼顧到白天的自營事業,一天24小時可以有兩份收入,這是相當誘人的優點。

 林金龍在進報社前曾在中國郵報服務過4年,對於印刷工作一點都不陌生。

 工務部印刷工作屬於夜班同仁的收尾工項,晚間8點上班後經過初步小樣、校對、大樣最後機樣定版印刷;所謂的小樣是從編輯送來文稿後開始選擇使用字體、選擇字體大小,再看主、副標題需要幾行,再到撿字步驟,拼版師傅負責製作小方塊組成及版面排放位。初步完成再送上進行校對,校對與修正無誤後處理小樣模式,再進階到大樣,負責校對人員看小樣,編輯人員則專職檢視大樣。

 文稿安排好版面後,編輯先逐條選擇每一版頭條及新聞,分工給版面負責人照稿拼圖,文稿呈現是該橫放亦或是直放,這些都是經驗累積,為力求零失誤,每一個版面均有固定人員負責編輯及排版,就像是組合遊戲,這些步驟似乎不僅專業也攸關乎美學的養成,此時才能進行印刷打樣,大樣成品還需再請編輯檢視一遍,最後產生機樣,才會分刷一、四版,再二、三版。

 工務部前置作業從晚間8點左右開始,等到最後步驟機樣完成已經是三更半夜,為以示負責,機樣上必須要有審核編輯的簽名及時間,每一天報紙的出刊,都必須經過總編輯最後審視畫押才能進入印刷階段,總編輯毫不意外的總是在睡夢中被喊醒,進入工作狀態。

 早期馬祖日報一天出刊2800-3000份紙本報紙,分送給四鄉五島鄉親,旅台鄉親則是與馬報無緣,六、七十年代馬報頭版馬祖日報四個大字下方清楚寫著「奉令禁攜出境」,顯示只限於馬祖地區發行,若是有出境行為則已是觸法行徑。

 回想起馬祖日報從四開到對開,一直到四版,版面逐漸擴大,70年左右一度造成人手不足,軍管時期除了向民間徵人也尋求軍方的專長人力支援,殊不知,國軍弟兄以為夜間支援報社是開小差,便謊報自己有工務部照相製版、撿字印刷專長,無奈的是在缺人手的狀況下還是得錄用,接續著一連串的訓練、技術傳授,等到技能純熟了,弟兄也即將退伍。

 全盛時期工務部技工十位,實習技工兩位,早期工務部成員大多是小學文憑,屬公家機關的馬祖日報工作對大家而言,只是兼職工作,令人意外的是流動率非常低,憑藉著對工作的認同,自我的認真態度征服了專業技能的門檻。

 雖然是從臨時實習生進入報社,林金龍卻省略正式技工職務直接跳級升任工務部主任,他笑說,當時工務部主任調台,工務部其中一位技士因涉及賭博行為遭到開除,時任社長向他表示,主任雖然出缺但是論資歷你算是資淺,畢竟才進報社一、兩年。直到上呈一批技工升職人員名單遭到駁回後,唯一擁有高中學歷的林金龍因工作表現同時被政委會秘書長認同,70年2月16日升等技士並兼任代理主任。大約一年後,人令公文裡寫著工務部、編輯部、採訪部、經理部同一天發佈四位正式主任名單。

 一度林金龍堅信工務部絕對不會面臨裁撤,他對同仁說,只要報紙發行的一天都需要印刷。殊不知,為追求版面更完美,90年左右上級決定印刷交由台灣廠商,紙本也由黑白轉為彩色,此一改變,工務部職員瞬間像是失去工作,即使職務依舊但無工可做是事實,技工少部分轉到編輯部,另一部分技工面臨職缺在報社卻借調其他單位,當時林金龍已萌生退休念頭,外調民俗文物館後兩年多,年資期滿才得以如願。

 我很喜歡這份工作!林金龍說,工務部的工作除了鑄字沒有學過以外,其他撿字、照相製版等,一度曾經自己負責三、四個流程,晚上上班直到隔天早上8點以前報紙印刷完成,工作才算告一段落。比起其他單位的三班制輪調工作,林金龍很慶幸自己進入馬報工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