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三要三不防詐騙

  • 2023-08-02

 詐騙案近年來不斷攀升,馬祖小島在今年上半年就累積三十餘件,金額高達千萬,近期也持續有訂票及解除分期的案件發生,詐騙不再只是發生在電視新聞裡的案件,而是千真萬確發生在你我身邊,詐騙方式及手法不外乎拿捏著民眾貪小便宜及恐嚇心態,只要牢記三要三不原則,就能牢牢守緊荷包。

 根據警政署的統計,近五年詐欺罪案件高達四十餘萬件,而且自109年起詐欺案就超越毒品防制及公共危險罪成為各罪名之首,110年達12萬4,899件,平均年增率18.6%,並且呈現年年攀升的現象。其中,電信詐欺恐嚇案件從六成三,逐年提高到110年的七成四,讓人驚訝的是單純提供人頭帳戶的就佔六成之多。

 網路詐騙的萬惡根源在人頭帳戶,如果沒有人頭帳戶,詐騙集團連領錢的方法都沒有,而取得人頭帳戶的方式,除了用誘騙、綁架脅迫等方式,詐騙集團還經常用現金買斷。按過去經驗,家庭主婦、學生或中低收入戶因較弱勢,最容易誤踩地雷,因提供帳戶被起訴詐欺。歹徒常見到騙取帳戶的手法,包括利用貸款、求職,騙取存摺印章證件,或直接向中低收入者租借。

 為了向詐騙宣戰,行政院成立打詐專責辦公室,包括內政部、數位部、法務部、金管會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都派員進駐,在法制面部分打詐五法也送立法院審議,包括增訂收集與提供人頭帳戶罪,以及網路投資廣告實名制與下架機制,強化金流與資訊流的源頭管理,並設置個資保護獨立監督機關,提高個資外洩罰責。

 連江縣警察局統計今年上半年各類詐騙案件共發生36件,財損金額約一千萬元,詐騙手法前三名依序為解除分期33%、假投資23%、假網拍14%,被害人中又以軍人占多數,提醒地區鄉親與軍人務必提高警覺,提升識詐能力。

 警方指出,解除分期付款是最常見的詐騙手法,詐騙歹徒假冒賣場、平臺的客服人員,以電話連繫被害人後,再以「工作人員操作錯誤,導致誤設分期付款、重複扣款或升級成VIP會員」等理由,要求被害人前往操作提款機、網路銀行、手機APP或購買遊戲點數等,解除設定趁機騙被害人,在不知情下轉帳、匯款。近期臉書、LINE群組出現許多投資詐騙,受害民眾誤信「保證獲利、穩賺不賠、帶你賺大錢」 等話術,名人加持也是標準的詐騙,還有冒充中華電信或蘋果授權失效的網頁,只要登入輸入個人資料就被釣魚成功。

 只要戒除人性之貪念,接獲任何可疑來歷不明之電話除立即掛斷外,對於接獲之信息能主動小心查證,並能立即與165反詐騙專線聯繫或就近向警察機關報案,就可以免除被詐騙的危險。謹記防詐騙之「三要原則」及「三不原則」,三要就是要冷靜、要查證及要報警,三不則是,不要聽信電話通知而依照指示操作,不要在電話中透露任何個資及帳戶資料,不要依據對方所留的電話查證。簡言之,反詐騙簡單三步驟,一聽二掛三查證,只要做到就能避免受騙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