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颱杜蘇芮過境南台灣,馬祖地區雖未發布陸上颱風警報,但縣府及各鄉都已成立相關應變中心。正所謂多一分準備少一分損失,颱風被視為地表最無情的自然災害,107年瑪利亞颱風過境馬祖,當時北竿白沙多位船主因為掉以輕心沒將船隻掉頭加固纜繩,造成慘痛損失,至今多艘小船仍躺在岸上,面對可預期的颱風警報,公私部門都應提高警覺,尤其今年可能是颱風好發年,能夠做的防颱措施都不能忽略。
細數近年天然災害除地震之外,就屬颱風造成的損失最大,馬祖地區雖無地震威脅,但每年夏天的颱風是最可怕的自然災害。此次杜蘇芮颱風在預報路徑時就知道以台灣南部為最可能受災區域,但一夜之間因為路徑稍微偏北,陸警範圍又再擴大,這表示颱風雖是可預期監控的自然災害,但天有不測風雲,大氣中小小的變化可能讓地表風雲變色,再再提醒人類在面對自然災害時只能以更高標準來看待,寧可多一點準備。
107年7月瑪利亞颱風過境,當時漁民研判把船繫在白沙應可避風,沒想到一個滿潮時間就重創白沙船渠內多艘北海艦隊,老經驗的漁民現在回想起來仍心有餘悸,當時的情勢誤判造成財務的極大損失。颱風是目前地表上氣象科技最能較精準預測的天災,但為何世界各地因為颱風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不減反增,原因就是掉以輕心。專家預測,隨著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時代來臨,極端天氣的型態會越來越頻繁,其中颱風就是一例,颱風及颶風的次數不見得會多,但強度會不斷提升,任何設施要能抗颱風就必須要重新評估,如果防颱的觀念及作為沒有跟進,那麼颱風的災損只會更大。
馬祖地區地形陡峭,颱風帶來的威脅仍以澳口為主,不像台灣本島以土石流為主要災害,因此馬祖在防颱工作上重點自然是在各鄉澳口,而各澳口在近幾年來多加強了抗浪海堤和防波堤設施,但海平面的上升對原規劃的海堤高度帶來挑戰,未來政府在規劃類似工程時務必納入海平面上升的考量。再者地區各鄉島村落仍可見諸多鐵皮建築,馬祖海風對鐵件侵蝕力強,部份結構性的損害可能表面上看不到,而颱風帶來的強陣風對鐵皮屋造成極大的安全威脅,甚至是公共安全上的不定時炸彈,此時屋主應提早防範,該拆的要拆,該補強的要補強。
過去三年因為都沒有颱風來襲,鄉親可能會因此掉以輕心,但今年不一樣了,氣象專家已經預告來襲颱風會正常值偏多,現在正值颱風季,接下來一定還會有颱風,公私部門都要做最完善的防颱措施,才能將災損降至最低。
社論/多一分準備 少一分損失
- 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