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6(中時新聞網報導)延宕多時的部分負擔新制終於有了新進展!中央健保署今宣布,新制將分2階段上路,首階段為藥費及急診部分負擔的調整。與去年公告不同之處在於,慢性病患若在診所領藥,首次不必付費,其餘細節比照均去年公告版本,而檢驗檢查因涉及退費問題,將延至第2階段再實施。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近期會陸續拜訪病友團體、醫界代表,若一切順利,第1階段最快將在4、5月上路。
石崇良表示,部分負擔的調整,原本在去年5月就公告,但當時是台灣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因醫院正在全力收治病人、基層診所投入抗疫工作,加上考量民眾負擔而暫停實施。一年過去後,疫情已趨於穩定,考慮部分負擔對健保資源的利用、分級醫療政策的推動扮演相當角色,因此把案子拿出來溝通討論。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黃兆杰表示,此次版本的部分負擔新制,與去年的版本略有不同,在藥費方面,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現行規定是免收費,去年5月公告的版本改為比照一般藥品收取,此次則改為診所免收,其餘比照一般藥品收取。
一般藥品收費標準與去年版本相同,即100元以下,在診所、地區醫院免收費,區域醫院和醫學中心收10元;逾100元則收20%,在診所、地區醫院最多收取200元,在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最多收取300元。石崇良表示,若民眾就醫行為未改變,會影響到的人數約有700萬人左右,但其中大概有400多萬人每年多付的費用為200元以下,健保署希望藉此改變民眾的就醫行為。
急診部分負擔方面,黃兆杰表示,仍比照去年公告版本,即檢傷分類1~2級者,在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少收100~150元,4~5級多收250~300元。1~2級者在區域醫院收費200元、在醫學中心為300元;而4~5級者在區域醫院收600元、醫學中心收800元。至於基層和地區醫院,則沒有改變。
石崇良表示,根據過去資料,急診部分負擔調整後,一年約影響100萬人,其中有一半是1、2級,負擔會下降,另一半屬於4、5級,負擔會增加,之所以如此調整,是為了把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病人。
至於檢驗檢查,石崇良表示,會等到下一個階段再進行。目前為不收取,去年5月公告的版本則在地區醫院收取10%,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收取20%。經討論發現,收取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每年共影響980萬人,若收取,將涉及未檢查的退費,或是看診和檢驗檢查的時間點落差的收取時間點,還有配套措施需要釐清。
慢箋最快4月起收費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2階段上路--中時
- 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