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對話/宋隆輝

  • 2022-11-23

 很難想像在寸土寸金的北車附近,竟然會出現讓人心曠神怡的廣袤綠地;然而我們只要以溫暖的心情,來關注一下時空的蛻變,定然會懷想起台北行旅廣場的過往風華與美麗的記痕。

 在這裡有一座銅雕作品<時間與空間的對話>,似乎想要喚醒人們的可貴記憶,讓人與土地透過時間的延展,而產生綿密情感的連結;正逢台灣欒樹激情上演開花結實秀,綠意中增添幾許豐富的色彩,黃色轉為紅褐色,像千萬個小燈籠掛在樹梢,如同歲月與人文交織出的美麗風采,讓人不由得產生永恆的戀棧情懷。

 目前空曠而具有特色的「台北行旅廣場」,如果穿越時空的長廊,對於長年居住在台北市周邊的居民來說,真的是一大變革;現在容許我們細數歲月的履痕,一九五三年台北西站正式啟用,對於多數客運族來說,真的是一段難忘的成長閱歷。

 自從現代化的高鐵、台鐵、捷運三鐵共構車站落成之後,於公元二千年,將原先的台北車站用地拆除,變更為現在的北側綠地區;隨後於二○一六年將台北西站拆除,成為現在南側的行道區,直到二○一七年將這具有歷史風貌的交六廣場,正式更名為台北行旅廣場。

 為了讓這一長串的歷史軌跡,能夠在人們的心海留下印記,透過相關單位的重視與呼喚,在此設置銅雕作品,讓人們擁有一長串的人文記懷,不但豐富追憶與創作的靈趣,也能讓國內外的旅客,發揮一下無限的想像力,好讓生命的長河,隨著時空的對話與遞嬗,更趨於圓融。

 趁著讓人清暢的深秋時節,來到這片廣場,周邊種植許多的台灣欒樹,呼應著寒暑的輪替,以多姿的顏彩粉墨登場,就是想要讓遊客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沒想到置身在擁擠喧囂的大都市中,也能享有一片寧靜與廣闊的綠地,那種感覺真的超級棒呢!此時此刻,我終於了悟「大隱在市」的真正陳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