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案件層出不窮,近來國內非法詐騙集團的「詐術」,從傳統的偷搶拐騙,到近年盛行的電信詐騙,技巧與日俱增,犯行恣意妄為,現在更組織規模龐大的人口販賣集團,在網路上打出柬埔寨有高薪工作求才的不實資訊,誘騙民眾。尤其年輕人因生活單純,社會經驗不足,易肇生遭網友詐騙及仙人跳等案件,不僅造成財物損失或淪為詐欺共犯涉及刑責,甚或債臺高築衍生憾事。
最近媒體報導,很多年輕人前往柬埔寨、泰國等地,以為是打工賺錢,卻被囚禁從事詐騙工作,倘若不聽指揮便遭毆打,即使想逃也得付高額贖金,導致受害者身心俱創。其中竟有十五歲少年受騙,顯然這些詐騙集團對青少年也不放過。一般而言,青少年涉世未深,加上使用網路頻繁,稍一不慎,很容易受到誘惑,步入非法分子或詐騙集團陷阱,本來只是單純的想打工賺錢,卻成為歹徒的犯案工具,從事違法工作,還須接受法律制裁,可能當初連想都想不到。因此,青少年朋友一定要認知,「網路陷阱多,訊息莫輕信」,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詐騙集團手法日新月異,常利用人性貪婪心理,巧妙設局詐騙,防不勝防;尤其結合近年股市熱潮,利用新興社群媒體特性,用話術大量吸收會員,不少人誤以為幸運獲得高報酬率投資資訊,結局是積蓄遭詐光且求償無門,俟驚覺受騙,悔之晚矣。其手法包括假藉網路投資廣告,刊登輕鬆賺錢的貼文,或在交友網站、交友軟體中,慫恿投資,常以「已掌握平臺漏洞、後臺程式、內線消息」等話術,宣稱穩賺不賠;加入LINE群組(如投資體驗群),群組分工細密,有自稱「老師、指導員、分析師、總監」教學投注(代操),群組內不斷有暗樁學員發布獲利貼文,利誘其他成員;初期加入時,帳面一定會顯示獲利,甚至可小額出金,引誘加碼投入資金,甚至鼓勵借貸投資,放長線釣大魚,結果當然是有去無回。
綜言之,網路投資、簡訊號召入群、小道消息獲利等,都是利用人性弱點的詐騙,平日除建立正確理財觀,也要確實遵守警政署所提供之原則,不聽信他人指示操作ATM轉帳,不在電話中透露銀行帳戶或身分證字號等隱私資料,不回撥對方電話查證,否則,將落入對方所設圈套。須知,這些詐騙案例極有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因此,平時就要建立好理財觀念,才能提升詐騙免疫力。「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務必去除貪念及錯誤想法,提高自我防騙意識,更要建立謹慎理財規劃的觀念,方不致被一時貪念沖昏頭,招致設局詐騙,悔不當初。最後,記得只要收到不敢確認真假的疑似詐騙資訊或電話,馬上撥打「165」防騙電話查詢,就可以有專業諮詢確保不受詐騙哦!
社論/詐騙手法日益新 警覺要提高
- 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