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建立收費制度 維持景區品質

  • 2022-10-29

 媒體報導,屏東小琉球明年將試辦收費制度,希望達到維繫整體旅遊生活空間品質的目的。馬祖北竿大坵島近年來遊客量持續大幅成長,初估今年會有超過5萬人次的量,遊客登島已不限早期只集中在春夏季,近年入秋以來遊客仍多,只要有船,大坵島天天都會有遊客造訪,但島上的環境維護工作受限於經費無法全區全時段落實,登島收費可彌補公務預算不足之處,進而維持景區整體品質。

 屏東小琉球是最近幾年國內最夯的旅遊地之一,假日超過萬人登島,製造不少垃圾,在地業者不時集結大動員,分成水底水面和岸邊部隊,大規模淨灘。明年初開始,杉福漁港和漁埕尾兩個地點,將先試辦設點收費,建立使用者付費概念,初步決定每人收60元,消息傳出後多數業者和遊客大都覺得合情合理。

 遊客多製造的垃圾也多,觀光帶動之餘也帶來環保問題,馬祖大部份景點都會有這樣的問題。而景點或場館是否要收費?在馬祖也引起各方不同意見,過去大家習慣免費參觀景點場館,但這已非趨勢主流,未來要逐步建立馬祖景點收費制度,讓使用者付費的觀念推展。現階段馬祖要試辦景點使用者付費觀念以北竿大坵島最為合適,因大坵區塊獨立,交通唯一靠海路運輸,出入管制相對容易,以每年5萬人次每人收登島費20元計算,一年也有百萬元的收入,而這筆經費可彌補公務預算的不足,讓大坵島景點全年全時都能納入維護管理,以提升整體遊島品質。

 現階段大坵島的清潔工作分別由連江縣政府以及馬管處分月負責,受限於整體經費不足,清潔維護的工作不能含蓋全島範圍,就連公廁的打掃也只能一天一次。以目前全白天時段都有遊客登島的流量來看,可能有一半以上時間公廁處於不乾淨的狀態;其次是環島步道範圍十分廣大,現有的管理經費只能顧到村莊附近,要維持大坵整島的清潔就必須提高管理的頻率與範圍,然在政府公務預算不足的情況下,讓登島者部份負擔清潔費用也是合理的。

 政府發展大坵島觀光多年有成,以每年5萬人次每人船票300元計算,大坵景點為航運業者創造一年上千萬元的營業額,但投注在島上用以維護環境的經費卻只有區區數十萬元,經費不足就會導致管理品質下降,這對整體旅遊評價是減分的,應設法建立收費制度,讓遊客一起來分擔島上環境維護的費用。小琉球的收費制度明年開始試辦,成效如何尚待觀察,但景點收費已是世界各地景點主流趨勢,馬祖觀光要維繫高品質,不能光靠政府的力量,民間也要試著建立使用者付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