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社區書香、鼓勵親子共讀,縣府文化處將於本週日(30日)推出上午北竿、下午南竿兩場次故事志工研習,鼓勵大朋友們踴躍與會,以強化家庭經營。
親子共讀是親子間最低成本的互動,也是最垂手可得的資源。親子共同閱讀的書籍成千上萬種,不僅買不完、也毋庸不斷的添購,畢竟所費不貲、且家中也可能沒有足夠的藏書空間,因而到圖書館去閱讀、借閱,是最經濟且實惠的方式。此外,圖書館如同知識的寶山,藏書內容會不斷更新,且種類有時會比我們想像的多更多,可供涉獵的範圍也相當廣泛,增加親子閱讀的觸角。而館內有時會辦理相關親子活動,舉凡說故事、英語教學、輔助寵物的陪伴等等,倘能把握機會參與,也能在親子間創造難忘的回憶。
但親子共讀並非僅單純把孩子帶到圖書館,還必須要家長陪同參與,才能享受到箇中的樂趣。經常見許多父母親帶孩童到圖書館後,就任由自行去看書或閒逛,自身則去找所欲的雜誌或書報來閱讀,雙方如同共處在平行時空,各做各的事。對於年紀稍長的孩子,或許有識字能力後還勉強能自行閱讀;但對於學齡前的孩子,認字能力有限,倘缺乏大人的講解或協助,再多的精彩繪本,對他們來說也只是普通的書本而已,無法從中獲得閱讀上的樂趣。有效的共讀互動,家長要扮演引導者的角色,透過對故事內容的演示,引發孩子進一步探索的樂趣,讓整個過程是享受的。
更進一步來說,共讀其實只是親子關係互動的媒介,真正重要的在於讓彼此能互相陪伴,讓關係能更靠近。如前所述,共讀是較為單純與便宜的成本,藉由這樣的方式來推廣促成親代與子代的互動,讓家庭關係不斷增溫與厚實,凝聚家庭的向心力。倘若可能,父母親用更多元的方式來陪伴孩童,像是共同旅行、登山、看電影、塗鴉、園藝、烹飪等等,也是強化親子間關係的良方,藉由親身體驗與嘗試,讓書中平面的知識躍升為立體化的腦海印象,不僅讓記憶深刻,也創造共同難得的回憶。
據國民健康署指出,親子共讀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於大腦發育、語言發展及增進理解能力等皆具有正面的刺激,並能夠啟發孩子的想像力及培養其創造力。我們期待,能把共讀的種子在北疆散播,藉由時間的淬鍊與培育,讓孩子在家庭的陪伴下健康快樂成長,能完善健全的人格。
社論/在北疆撒下親子共讀的種子
- 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