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下水道為都市現代化程度之重要指標,亦為改善都市污染及環境衛生之具體措施,可改善都市污染及環境衛生、減低河川污染、提升國民生活品質並進而提升水資源利用。污水下水道工程建設費主要以中央政府補助,維護管理費則由地方政府自行籌措,隨著污水下水道系統持續開辦,污水設施維護管理費用亦日趨繁重。
水污費徵收係基於「污染者付費」精神,透過經濟誘因促使減少污染排放,結合相關部會資源,共同投入水體環境改善工作,提升民眾生活品質。連江縣環資局於9月巡迴四鄉五島舉辦污水下水道使用費徵收說明會,聽取地方的心聲,有助於民眾瞭解徵收方式,並且能夠依照污水下水道系統營運成本及處理量,訂出合理的標準。
政府為減少環境污染,將家戶內浴室、廁所、廚房及洗地等使用後的污水,經由地下所埋設的污水管線,統一收集至污水處理場並處理至符合國家放流標準再排放。而污水下水道使用費就是為建設、維護污水場及污水管線等設施所需的費用,跟廢棄物清除處理費一樣,是使用者付費的概念。
生活環境衛生維護程度對於民眾健康影響層面是息息相關的,每一個國民皆希望、也有權利在一個低污染環境下生活;天然環境的破壞及污染,必將造成該區域生活品質降低並影響居民健康之維護,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水未經妥善處理時,經年累月的任意排放必將造成環境的污染,直接與間接的都將危害到居民生活品質與健康。
近年來政府中央與各縣市政府雖積極推動污水下水道建設,惟仍然遭遇許多問題與困難以至於影響建設推動,而即使建設完成,在未來之營運管理亦產生隱憂,因為目前許多污水系統已進入營運,惟營運管理之費用仍係依靠中央補助,若要長期永續營運下去,則勢必面臨經費不足以支應之困境。
污水下水道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必要設施,更是「現代化」的基本指標,是文明之象徵,污水下水道建設為都市健全發展重要公共建設,攸關一個國家的公共衛生品質甚鉅,因此污水下水道建設被世界各國視為國家基礎建設,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評估國家競爭力時,以「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為「健康與環境」之指標,因此提升整體污水處理率,有助於提升國家形象及競爭力。
馬祖因地理環境關係,污水若無妥善的處理,將會直接排入海洋,污染環境,對整體鄉親的生態、生活與生產有著莫大影響。連江縣污水下水道普及率已超過6成,遠高於同屬離島的金門與澎湖,甚至優於六都的部分直轄市,這是公部門與全體鄉親共同努力而享受的果實。我們仍須克服用戶接管施工空間等困難問題,以加速提升用戶接管率,打造環境永續發展的目標外,也籲請鄉親們支持使用者及污染者付費觀念之推動。
社論/維持污水下水道營運效能 需落實使用費之徵收制度化及合理化
- 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