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馬祖看中共二十大

  • 2022-10-17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昨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受到國際各方關注,中共二十大的決議,馬祖很難不受其地緣政治的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注意中共二十大、理解中共二十大。

 「中共二十大」開幕之際,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中共一大」和「中共十大」。1921年「中共一大」舉辦時,標示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沒有人會想到這個小黨未來將會席捲中國,山河變色,深刻影響馬祖的歷史發展,此時兩岸分屬兩國,台灣仍在日本統治之下,而馬祖當時飄揚的國旗是五色國旗,馬祖不在國民政府治理之內,而是處於北洋政府之治,此時馬祖海盜猖獗,有槍的最大;1973年「中共十大」時,共產黨已佔有中國大部分領土,但當時還在搞「文化大革命」,「中共十大」大會熱烈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團,而台灣卻相反地務實進行「十大建設」,兩岸經濟急速增大落差,此時的馬祖仍實施戰地政務,駐紮大量軍隊確保台灣去搞經濟。而在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馬祖又將見證什麼樣的歷史風雲,以及對馬祖的可能影響為何?

 首先在軍事方面,從馬祖來看,國共內戰基本上在1979年1月1日起完全停火,對於目前兩岸現況的理解,臺北與北京並不相同,1991年我國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也就是說,我國不再視中共為叛亂團體,基於承認中共政權統治中國大陸地區的事實,馬祖駐軍雖然離大陸非常近,但並不會像過去早期內戰狀態下一樣,從馬祖發起攻擊或顛覆行動。但中共仍認為兩岸仍處於一國之內戰狀態,臺北政權為不被國際承認的內戰叛亂團體,因內戰而產生的國家分裂問題必須要解決,馬祖對中共而言是為內戰狀態下尚未收復之國土。

 在2021年中共通過了第三個歷史決議,媒體認為這是習近平把自己寫進中共的重要歷史,與毛澤東、鄧小平並肩。但毛澤東、鄧小平戰功彪炳,習近平雖有歷史性的權力,但沒有歷史性的功績,尚難與毛鄧平起平坐,習近平要如何追求其歷史性功績與地位?如果習近平能在任內結束中國內戰狀態,確實可能可以像康熙一樣,具有被寫進歷史的份量,而這也是大家對於二十大的關注與焦慮。習近平在二十大的演說,對台政策態度轉趨強硬,宣示「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如果兩岸關係發生重大轉折,馬祖位處政治邊界、軍事前線,必將首當其衝,再次兵戎相見,並非不可能。

 其次,在經濟方面,2019年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時發表演說,被外界稱為「習五條」,其中包括「新四通」的主張,「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新四通」提出後引發馬祖對接大陸的討論,對岸福建省政府已經開始展開規劃,推動兩岸應通盡通,對於「新四通」有些馬祖鄉親冷漠,也有些鄉親認為「新四通」將會為馬祖帶來發展契機。

 「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的內涵在二十大中是否進一步出臺相關政策,各界關注,而新小四通或新大四通在二十大後,如有新的具體規劃與推動時程,未來將可能會影響馬祖的經濟發展。

 中共二十大其政治、經濟方面的決策,除了將決定中國大陸未來5年的施政規劃,也將會影響兩岸關係及馬祖發展,目前兩岸關係正處在歷史的交叉路口,二十大後馬祖將見證其歷史性的方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