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調適、國土規劃、災害防救、水土資源保護、能源與糧食嚴重短缺,加上對生物特性與環境之破壞,對於生命安全、生態環境、社會經濟、衛生防疫或糧食安全等方面都構成了全面性、跨區域性的重大衝擊;為解決這些棘手環境問題,除尋求科技解決,治本之道有賴長期深入推動環境教育,讓每一個人從認知、情義及技能上來落實環境教育的正確行動。
連江縣為推動環境教育,依據「環境教育法」及其相關法規與公告事項,並考量連江縣在地自然特色,訂定適合於連江縣發展需求之環境教育行動方案。連江縣過去在環境教育的推動上,已有具體的成效,如成立環境教育工作小組、連江縣永續校園暨環境教育輔導小組,從校園及日常生活辦理環境教育系列活動;同時培訓環保志工,參與環境教育活動,賦予其象徵榮譽與使命的託付,盼能在宣導過程中,建立志工對於環境教育的概念,播下環境教育的種子,並向外推廣,並結合在地自然特色之環境教育活動,展現連江縣推動環境教育之決心與創意,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永續發展。
為了因應地球暖化、生態破壞、能源耗竭、糧食短缺引發之環境危機,各國均設法採取各種策略措施,透過各種行動方案之推動,試圖解決本身環境因素所帶來之災難與困境,然而其治本之道乃在改變原本「人定勝天」的價值觀下所建立不對等的環境倫理關係,重新從人與環境平等互動,共享共榮的價值觀下,反思個人如何對環境負責,如何透過全民終身學習參與環境教育,增進對環境的覺知與敏感度,強化國民環保之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觀,面對環境問題時具備改善或解決問題的知能及對環境負責的個人行為,此可謂我國推動環教法之目的所在。
馬祖由於地質、生態及人文的獨特性,深具環境教育的意義,希望透過環境教育的推廣,讓民眾珍惜馬祖的自然與生態環境。然而環境教育的推動需結合本府各機關、學校及各機構等公部門,以及社區組織、環保團體、環保義志工隊、民間企業等私部門的力量,增加市民接觸環境教育的管道及頻率,並結合日常生活型態,提升民眾對環境友善的意識。
近年來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所帶來之災害加劇,加上對生物多樣性與環境之破壞、能源與糧食嚴重短缺,已經嚴重威脅人類生活及自然環境,為解決這些棘手之環境問題,除尋求科技解決環境問題外,治本之道有賴長期深入推動環境教育。為落實推動環境教育,連江縣各局、處及所屬機關(構)、學校遵循環境永續之原則下推動環境教育業務,整合轄內公民營事業、團體、社區和學校等資源參與和推動許多環境教育措施、計畫及活動,促使縣民之環境意識、知識、技能及行動獲得長足進步,並輔導轄內具有豐富生態或人文與自然特色之環境教育亮點,與地方產業發展、休閒農業、觀光旅遊及藝術文化等在地特色結合,發展建構多元化環境學習產業。
社論/結合社區民間力量推動環境教育
- 202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