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認最有影響力的新聞工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曾在《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紀簡史》一書中指出全球化時代下已沒有國界的區分,所有的事物將快速影響各角落,宛如是個地球村。人流在世界各地不斷快速移徙,形成族群大熔爐,除了意味經濟的轉變外,更象徵著新移民議題重要性日漸攀升。
世界各地人種或因工作、求學、婚姻、旅遊等因素遷移來台居住,成為所謂的「新移民」,且人數逐年增加,對國內影響力也日益加深,但很遺憾的,目前對於渠等並未有具體及雛形的新移民政策來處理與妥善規劃。揆諸國內的原住民族有相關的原住民事務局處、客家族群有客家事務單位,襄助與輔導在生活上的一切;但我們的新住民事務散佈在社政、衛政、民政、勞政等局處,缺乏統籌的主責單位,以致易成權責模糊的三不管地帶,未能具獨立而有效的支持體系。
當面對新移民事務猶乏統理的窗口時,不僅權責未明,資源分配也無法妥適運用,自然也很難產出相對應的政策牛肉來照顧。最終,各單位各吹各的調,看似有著多元且繽紛的方案推出,但經常受限於經濟與人力等資源的關係,無法深入而持續的運行,成為曇花一現的繁星點點。此外,政府在各項新住民業務所編列的預算數加總也相當有限,甚至比例不到總預算數的1%,足見未形成關注的氣候。
其實,新住民的政策要擬定並非難事,委外給專家學者們研議後諒必能擬具出一套政策白皮書,但比這些更為重要的關鍵在於創造一個「友善環境」。固然,投注適足的資源對渠等是相當必要的,但更需要的是如何營造讓新住民們感受到被重視與尊重的環境,願意在台灣紮根與久住,而非單空有硬體設施,卻未導入軟體的人性關懷。像是彰化火車站的自動售票機就同時具多種東南亞語言的文字,方便在地的移工、新住民們操作,雖僅是小小的服務,但相信溫暖許多人的心。
馬祖近年來的觀光熱絡也促進了人流高度移動,更帶入許多東南亞與大陸籍的人士遷移,除了消極降低治安問題外,如何友善的照顧和關心協助生活的品質提升,是不可避免的重要議題。期許我們不要僅被動的配合中央計畫,還須積極創新,提出友善的新移民政策,方能真正在世界地圖中看到馬祖的高度。
社論/繼續活絡新移民政策來營造友善島嶼
- 20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