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入秋,又到了季節性流感報到的時節,在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未歇的情況下,施打流感疫苗除了能減少流感與新冠肺炎症診斷的困難度之外,更重要的重點是接種疫苗後,不僅保護自己,更可保護周遭免疫力較低下的家人朋友,減少引發重症的風險。而自己施打後即使不幸被傳染流感,症狀也會較和緩、少重症、復原速度也快些。因此建議只要符合公費疫苗資格民眾,隨時掌握公費疫苗施打進度,儘速前往各醫療院所施打。
台灣歷年來流感疫情多自11月下旬開始升溫,於年底至翌年年初達到高峰,一般持續至農曆春節,於2、3月後趨於平緩,且接種疫苗後需一段時間產生保護力,故建議高風險及高傳播族群,應於10月流感疫苗開打後,儘早接種疫苗,讓整個流感季均有疫苗保護力。
流感的全名是「流行性感冒」,和普通傷風感冒不同,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疾病,可能會引起嚴重肺炎、心肌炎或侵襲性細菌感染等併發症,歷史上從20世紀開始,週期性會出現大流行,第一次比較完整記錄的全球大流行是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當時有全球二到三成人口染疫,超過2,000萬人死亡。而流感到現在已經超過100年,卻無法消滅,每年都準備捲土重來。臺灣每年施打流感疫苗已行之有年,從民國108年起,更是全面使用四價流感疫苗,以達更好保護力。
由於流感病毒極易產生變異,幾乎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會稍有不同,原施打疫苗對不同抗原型之病毒保護效果減低,即使病毒未發生變異,疫苗成分相同,接種4-6個月後保護效果即可能下降,保護力一般不超過1年,因此建議每年均須接種1次,是全球一致性的作法。流感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病程也長,尤其對長者、幼童、孕婦、免疫功能不全以及慢性疾病病患者等高危險族群,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其實任何人都有機會感染流感病毒。一般人感染後會在數天內痊愈,有些病情會較為嚴重,甚至需要入院治療,對於長者及抵抗力弱的人士,更有可能導致死亡,注射流感疫苗的好處是可防止流感及減輕病情,因疫苗內的滅活流感病毒會促使自身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有效預防未來的流感病毒侵襲。
流感疫苗雖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的保護力,但依現有的證據仍顯示流感疫苗為現今重要防治流感減少併發症的手段。依世界各國和台灣的統計,施打流感疫苗的不良反應極低,屬於安全的醫療措施。因此,民眾應配合流感疫苗的施打計畫,進行流感疫苗施打,以獲得保護力。
社論/儘早接種流感疫苗 提升保護力
- 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