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公務官箴紀律、強化風憲,縣府日前召開廉政會報暨安全維護會報,提醒公僕們應注意小額款項相關廉政規定,避免鋌而走險,深陷囹圄。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公款蠶食,累積相當程度後也會成為鉅額鯨吞,不得不去留意。
溢領出差旅費是經常見到的案例,且很容易一不留意就誤觸法網。像是出差搭乘公務車、親友自駕的車輛,卻仍報支請領差旅費;或是雖有請出差假,但實際上未出差卻仍申報相關費用;出差假單雖有連續數日,實際未於外地過夜,卻浮報住宿費;又或者是相同單據重複申請詐領旅費等。仔細端詳,這些出差旅費的金額從數十元到數萬元不等,總額並不算大,但所呈現的行為就是舞弊的態樣,觸犯貪瀆相關規定,且為一翻兩瞪眼,沒有免責逃避的空間。
這些類型的案例層出不窮,且屢見不鮮,最大誘因繫於「有利可圖」的環境。首先,在資金的需要或是生活壓力的驅使下,讓有心者產生行為的動機;其次,透過行使職權或任務的機會下,得以從中動手腳;再者,經過風險評估後,認為該行為被發現或查獲的風險為低,願意以身試法,這些是構成小額舞弊環境的充分條件,缺一不可。是以,動機、機會以及風險構成了公僕們小額貪汙的溫床,要降低或改善這樣的困境,就必須從中去各別擊破。
大太陽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夜路走多了總有遇到鬼的機會。許多有心人會認為僅圖個小利沒有關係,或是主張其他人亦是如此都安然無恙,比照先前的「潛規則」辦理應不致有誤。但人在做天在看,法令律法都白紙黑字的規定,其他人的行為沒有問題,並不代表自身也如此順利;且昧著良知做出法令所不允許的作為,將會長期受良心的譴責,擔心是否何時會東窗事發,難以高枕無憂。此外,這類舞弊行為責任可大可小,輕則懲戒或罰金處分,重則入監服刑、褫奪公權、喪失公職機會,將使生活一場空。
平實而論,公僕這份工作的薪津並非特別優渥,但卻能獲得穩定與踏實,應當珍惜與把握。公部門並非升官發財的途徑,不該對其有著非分之想,公務員們當恪守為與不為的界線,切莫貪圖蠅頭小利而葬送自己的前程,身敗名裂以致連名字都不敢留下。
社論/廉潔是公僕自律的最後一道防線
- 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