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這個字眼這幾年不斷出現在我們眼前,走讀相關活動也在全台各地遍地開花,馬祖也有一系列的走讀活動,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帶領大家走進自己原本熟悉的土地,發現不同的故事與體驗,認識家鄉不一定是要埋首閱讀,島內散步也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意,鄉親有空不妨大手牽小手一起走讀馬祖,重新認識咱們的故鄉。
文化部這兩年積極推動走讀活動,今年更配合世界閱讀日,宣布「2022年走讀臺灣」以「走讀自由島.多元新視界」為題,由文化部所屬館所與民間書店接力響應,將在全國各地舉辦超過百條走讀路徑,打造跨領域的閱讀風氣。文化部長也指出,在現今多元閱讀的時代,雖然實體閱讀面臨更多的挑戰,但依舊以各種方式推動閱讀,希望讓閱讀成為生活的日常。
這兩年協助文化部擔任走讀台灣策展人的李明璁,對於走讀有更深刻的省思,他以為走並非離家鄉越遠越好,走讀是對世界的重新認識,不只是把未知化作已知,也涉及我們如何重新發現已經很熟悉,或是近在咫尺的周圍環境的人、事、時、地、物。簡言之就是,具有大發現的旅行,不見得要到遙遠的地方,也許只要重新探索,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意。
各個縣市都有不同的新意推動走讀活動,像是彰化辦理走讀文化藝術節,以鹿港為主,重新觀看舊城的樣貌,帶來新的藝術詮釋,讓藝術介入場域與城市巷弄巧妙結合,再現鹿港文萃風華。金門則以春夏秋冬四季為主題,體現四季風光的差異,別有一番景緻。高雄更結合社區營造,藉著人文漫遊、趣味走讀活動,發展出獨特的愛河學,讓在地孩子認識多元的鄉土特色及歷史文化。
走讀活動有別於一般的旅遊活動或是單純的書籍閱讀,不單只是看或聽,而是整體五官沉浸其中,當人們走到現場時,五感都會被打開,透過感官去體會去接收新的資訊。走讀與單純的導覽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往往是藉由在地長者說故事方式進行,或是透過課程學習,以更輕鬆、有趣且貼近民眾的方式,來提高參與者的興趣。
李明璁在受訪時表示,走讀活動已經成為重要文化活動,他也提醒要辦好走讀活動,要掌握三個原則,即讓複雜的事物簡單化,讓簡單的事物變得有深度,讓有深度的事物變得有趣,他舉例曾以時下受歡迎的電視劇茶金為主題,透過走讀路徑與走讀書單,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大稻埕茶葉產業發展,以及臺灣在那時如何透過茶產業,發展出具有國際化的經濟貿易型態與獨特的飲茶文化。
馬祖每一寸土地的故事何其多,北海坑道就能帶出當年官兵流血流汗的兩岸對抗史,或是西莒山海一家美國西方公司軍事情報總部等,俯拾皆是的馬祖故事,並不一定每一位馬祖孩子都清楚,透過走讀可以讓外界認識馬祖,當然也能讓在地人找到自我文化認同。天氣好的時候,每一位長者都是走讀帶領人,可以帶著家中孩子走走,話話當年,當然文化單位也辦理許多場次的走讀活動,歡迎大家踴躍報名走走。
社論/走讀馬祖
- 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