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6(自由時報報導)馬公市第三屆清緄大賽在風櫃溫王殿前盛大展開,吸引超過200人參加。蘊含豐富漁村文化意涵的「清緄」,吸引愈來愈多社區團體民眾報名參加;趣味又熱鬧的現場氛圍,也吸引許多遊客駐足圍觀。
馬公市長葉竹林表示,風櫃靠海維生,大多為延繩釣漁業,漁民出外打拼的時候,後勤補給非常重要,「清緄」是延繩釣漁業非常重要的後援,可以讓漁民朋友的海上作業更加順利。期望舉辦清緄大賽,可以讓更多人認識風櫃,讓馬公市公所與風櫃社區一起愈來愈進步。
「清緄」在漁村裡面可說是人人知曉的名詞,但到了市區或農村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清緄」指的是清理延繩釣的漁線,因為延繩釣閩南語稱之「放緄」,在出海捕魚前整理凌亂的漁線、修補漁線及魚鉤就稱之為「清緄」,大多由社區裡的長者或婦女進行這項工作,通常由老人或婦女在家邊聊天邊整理,貼補家用,可說是澎湖漁村版的家庭代工之一。
漁民表示,一籃漁線約有120門漁鉤,工作起來非常繁瑣,整理一籃約可賺得收入50至60元,熟悉竅門且手腳又快者,一天下來約可賺個2至3仟元,對其收入不無小補。
澎湖馬公「清緄」大賽 重現漁村先民漁撈文化--自由時報
- 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