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持續投注生態研究與保育 擦亮馬祖觀光生命力

  • 2022-09-27

 由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指導,連江縣政府主辦,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承辦「2022燕鷗保育暨永續生態研討會」已於9月17日順利落幕,研討會除了有研究人員報告馬祖燕鷗相關的研究外,也有許多講者分享在地社群發展、永續生態旅遊,以及國內外的經驗分享,為馬祖的燕鷗保育激發更多方法,凝聚具體共識與想法作為未來馬祖的發展與目標。

 燕鷗保育暨永續生態研討會議題探討包括馬祖黑嘴端鳳頭燕鷗保育現況與未來展望,中國福建、浙江、青島學者燕鷗觀察研究,公園猛禽繁殖直播經營,坦尚尼亞生態旅遊,澎湖環境教育推動等。透過專家學者們的交流討論,得到許多寶貴意見,以滾動式調整保護區經營管理策略。馬祖現已轉型為觀光為主的經濟導向,除了自然景觀及戰地風情,生態旅遊仍有著許多值得開發的潛在經濟效益,研討會討論範疇涵蓋了在地社群發展、永續生態旅遊等議題,對馬祖的燕鷗保育之路,得以更向前行。

 每年皆有數千隻的燕鷗遠道而來,落腳馬祖繁殖,是重要的生態資源。不但提供了學術研究,也兼顧了觀光發展,而當中最亮眼的莫過於屬全球瀕危物種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對於瀕危物種的保育工作,除了透過研究能進一步了解其生物特性外,在地社群也扮演了重要腳色,近幾年燕鷗也帶來了重大的觀光效應,如何落實觀光發展及生態保育,是永續生態重要的課題。

 馬祖列島因其獨特的自然資源與人文歷史背景,而有發展生態觀光旅遊的優勢條件。2000年成立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後,更發現了世界瀕危的黑嘴端鳳頭燕鷗,當年也開始推動賞鷗旅遊。根據調查發現,繁殖季初期的棄巢與颱風是燕鷗的主要威脅,顯示保護區在繁殖季初期的管理工作至為重要。未來應持續透過產學合作方式,研究人員與地方的旅遊業者合作進行保護區巡守人員的培訓,讓保育的力量在地化,且強化地方產業與生態保育鏈結。

 自黑嘴端鳳頭燕鷗在馬祖列島發現以來已有20年,過去保護區相關之保育研究與監測工作均是由臺灣本島的學術單位或非政府組織執行,在人員的交通與船隻租用上占據相當龐大的資源。2020年開始透過產學合作的方式,與地方的旅遊業者合作進行保護區巡守人員的培訓,訓練以漁業或觀光業從事人員為主的地方巡守人員,讓保育工作在地生根。此舉不但能強化地方產業與保育工作的鏈結,也能讓更多人參與燕鷗保育,對學術研究發展的基礎資料收集也有莫大的收益。

 長遠來看,馬祖雖有交通不易的天然限制,但慢調、深度的小眾旅遊,反而是馬祖生態資源得以永續發展的絕美條件,假以時日其獨一無二的永續生態旅遊模式必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