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別讓神話成真

  • 2022-09-24

 蔡英文總統不久前應邀參加尋找神話之鳥紀錄片發表會,這是紀錄片巡迴全國各地以來觀眾層級最高一次,蔡總統也在會後提及要重視生態保育的議題。各界樂見在中央重視下馬祖的燕鷗保育工作能夠突破瓶頸,進而由保育走向復育之路,唯有結合黑嘴端鳳頭燕鷗遷徙路線所有相關國家共同努力,才有機會讓瀕危的生物不致成為真正的神話。

 曾一度被世界鳥盟認為已經絕跡的黑嘴端鳳頭燕鷗,西元2000年在北竿中島被發現,從被認定絕跡到重新發現,過程有如神蹟一般,因此才有了「神話之鳥」的別稱,但千萬不要以為真是神蹟出現才讓黑嘴端起死回生,而事實上黑嘴端鳳頭燕鷗和其它燕鷗一樣正面臨生死存亡關頭,在全球氣候變遷、海洋環境污染、漁源枯竭趨勢等種種不利因素下,整體燕鷗生態處於脆弱局面,一個不小心可能讓這種數量稀少的鳥類成為真正的「神話」,進而消失在這個世界。

 馬祖自從發現黑嘴端後,各界就積極投入生態保育工作,從劃設保護區到不斷的調查和研究,二十多年來耗費不少人力和經費,但距離生態完全復育仍有一段長路。燕鷗生態保育近年來越來越受重視,除了台灣之外,包括中國大陸、韓國、菲律賓、東南亞等多國都開始注意到世界關心的燕鷗生態問題,而馬祖自稱為神話之鳥的故鄉,在保育乃至於復育工作上自然不能落人後。

 燕鷗生態議題在梁皆得導演精心製作的「尋找神話之鳥」紀錄片問世之後,再度受到產官學界重視,只是各界至今仍無法完全捉摸神話之鳥生態的全部,族群數量一直無法有效增加的原因仍是未解之謎;是氣候因素還是海洋環境變化,又或是人為干擾,還是各種因素總合所致?多國的研究都沒能給一個肯定的答案。拍攝生態紀錄片的目的是告誡世人要重視地球環保生態問題,燕鷗生態的保育絕對不是那些人、那些專家的事,這是一項跨國甚至是跨領域的生態議題,研究之餘付諸行動才是最重要的。

 過去的燕鷗生態保育多半著重於研究調查和監測,比較缺乏的是更積極介入的復育手段,在人類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找到合適的復育方法是可能的,尤其生態保育這種跨國議題需要的是合作,期盼在中央重視的情況下我國與相關國家能有更多研究交流的管道和機會,只有找到問題癥結才能真正對症下藥。燕鷗生態復育是一條艱辛之路,過去我們所有的作為是不是真的對保育有幫助,其實都要重新檢視,只有儘速找到復育之道,才能讓珍稀的燕鷗生態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