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固定篩檢的重要性

  • 2022-09-21

 馬祖最棒的醫療政策不是引進什麼高貴的醫療器材,也不是培育什麼醫師,是每年提供在地服務的整合式健康篩檢,其中讓多少人可以提早發現、提早治療,這一點是馬祖的重大醫療德政,只有馬祖人才能享有的福利,今年甫結束完成三千餘人的檢查,發現異常的鄉親一定要進一步檢查,任何疾病或不適只要發現得早,在現在醫療發達的年代都能有效治療。

 新一期的天下雜誌封面以迎戰癌症海嘯為名,內文提到台灣男性一生中罹癌的發生率約三分之一,女性則有四分之一,隨著戰後嬰兒潮的世代逐步邁入六十歲大關,罹癌人數更會急速增加。國民健康署長直言,疫情過後可能迎來癌症海嘯,主要因為疫情讓四癌的篩檢率下降,縮水近四分之一,疫情稍歇過了兩三年,可能就已經是有症狀的第三或第四期。

 相較於鄰近的韓國,台灣防癌意識或是政府的防癌作為都居下風,以女性癌症發生率最高的乳癌來看,在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台灣的乳癌篩檢施作率就只有百分之四十,遠低於韓國的百分之六十六。再來台灣癌症篩檢經費來自菸品健康福利捐,隨著菸捐總額持續下降,但要篩檢的項目越來越多,也讓篩檢的品質及後續追蹤都面臨挑戰。

 馬祖現在已經是全國預防醫學做得最好的縣市,每年的五、六月就是馬祖健檢季,從早年的乏人問津,到現在的搶頭香,許多鄉親已經習慣排開事情,預留健康檢查的時間,社區整合式健檢除了基本的量血壓、抽血、尿液檢查外,在馬祖還多了四癌篩檢,即胃癌篩檢、大腸癌篩檢、婦癌篩檢、口腔癌篩檢;另外,還有眼科檢查、健康諮詢以及理學檢查。這麼豐富的健檢套餐,在台灣本島的醫院自費可能需要上萬元,但在馬祖則免費,長者還會送小禮物。

 二○一○年,國民健康署開始對全國擴大提供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合稱四癌篩檢服務,但還是比不上馬祖,因為大腸癌篩檢必須年滿五十歲才能做,而且是每兩年檢查一次,口腔癌也是每兩年一次,但在馬祖每年皆可檢查。

 除此之外,馬祖整合式健檢還有一項貼心服務,就是不用一定要專程跑到醫院,地點通常會選在方便抵達及人多聚集的地方,像是北竿鄉選在塘岐村惠民市場,南竿鄉則在連江縣立醫院或活動中心,東引在鄉代會等。馬祖可說是全國預防醫學做得最好的地方,馬祖鄉親都很滿意,許多人即使搬到台灣本島,也不願遷出戶口,為的就是每年返鄉健康檢查。

 許多醫生都表示,現在癌症已經逐漸走向慢性病化,重點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馬祖已然擁有極佳的立足點,我們只要堅持做到配合篩檢,有異常也不要自我恐懼,配合醫囑進一步的檢查,也許是虛驚一場只要調整生活型態或調整飲食,如果真的罹病也能及早治療,提早治療都能獲得很好的療效,因此固定篩檢的重要性不可言喻,也是為自己健康把關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