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地區主要分為四鄉五島,總面積為2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6、7000 人,由於國軍兵力不斷的縮減,觀光遂成為馬祖居民主要的生活經濟來源。為迎接解封後之旅遊人潮,馬祖需要提升遊憩品質,讓遊客擁有不一樣的深度體驗,藉由結合特色植物生態、特殊地質環境、戰爭坑道及島嶼特色,用可食地景結合植栽美化的概念感動人心,不是成為只讓遊客一生只來一次的島嶼,而是打造馬祖成為回頭客之第二故鄉。
高緯度形成馬祖四季分明的氣候,擁有許多開花變葉樹種如楓樹、烏桕、櫻花、辛夷、豆梨、流蘇、海桐、石斑木等,依著時節輪流綻放,色彩繽紛。此外,馬祖縣花為紅花石蒜,見花不見葉,有彼岸花之稱,因搭上熱門動漫鬼滅之刃風潮,可望吸引不少動畫粉絲來馬祖欣賞開花盛況。為此,紅花石蒜及各種原生植物的復育工作為刻不容緩之任務。
馬祖地區各島面積狹小惟綠化覆蓋率約有8成,擁有豐富的原生植物,開發面積侷限在聚落,聚落周邊步道結合森林資源儼然形成天然之植物園。以官帽山步道為例,為馬祖地質公園之一區,擁有特殊之地景資源,亦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如能進行詳盡的植物調查作業,蒐集完整原生種植栽資訊及點位資料,進而製作完整的解說牌及植物導覽地圖,可讓民眾充分了解在地的植栽進而更珍惜這份土地。若以一個島為起點,規劃打造一個原生的植物園,增加民眾遊憩、休閒及寓教於樂之深度旅遊景點,如成效良好,未來再逐步推廣至四鄉五島。
馬祖地區之珍稀植物有15種,包含馬祖卷柏、圓蓋陰石蕨、凹葉柃木、郁李、豆梨、馬祖黃檀、芫花、南嶺蕘花、唐杜鵑、流蘇、野百合、馬祖石蒜(紅藍石蒜)、紅花石蒜及南國小薊,為確認其族群分布狀況以利後續保育作業,先擇定一島分年進行分布調查、採種及復育作業,並設置解說牌及製作珍稀植物四季導覽手冊,如成效良好,再推動至其他各鄉。
為增加觀光客多次來馬祖旅遊的機率,使觀光業能穩定發展,可打造馬祖成為春季生態(藍眼淚、雌光螢)、夏季避暑(日夜溫差、梅花鹿、燕鷗及鯨豚)、秋季紅葉(烏桕、豆梨、楓香、青楓),冬季賞花(櫻花、辛夷),一年四季都適合去旅行的地方。
馬祖因地理環境特殊及多樣化,孕育豐富之原生植物種類,原生植物是當地的生態特色,馬祖各島生態環境之營造及管理,應以其在地性及獨特性為考量,必能創造一個與環境相容,具有豐富生態資源之生態島嶼。保育原生植物是大家的責任,也是保持良好生態環境及生活品質的重要工作。
社論/打造馬祖綠色奇蹟
- 202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