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資局將於16日至19日於四鄉五島辦理「污水下水道使用費徵收說明會」,推廣馬祖地區污水下水道使用費徵收之重要性與方式,以落實環境的永續。
污水下水道的建設是進步城市的象徵,也是綠色行動的一環。政府為減少環境污染,將家戶內浴室、廁所、廚房及衣物洗滌等污水,經由地下所埋設的污水管線,統一收集至污水處理廠並處理至符合國家放流標準再排放,以達到不污染河川水質的目標。藉由這項公共財的服務,降低水質的變異,也連帶促進彼我生活舒適,尤以飲食方面影響為甚,透過使用者付費是合理且值得期待。
落實公平原則,受益人付費。當受益者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財貨而獲得利益時,支付過程中產生的成本費用,不僅避免把不經濟成本轉嫁,影響他人權益,也較合乎公平正義。污水下水道使用費的徵收,是基於需建設、維護污水廠及污水管線等設施所需相關費用,因而附加於相關費(如附加於自來水費)裡徵收,由使用者支付。
減輕政府經濟負擔,強化財政配置效率。隨著時代進步與變遷,政府資源日益有限,但要進行的公共服務層面卻逐步增廣,將特定公共服務以收費方式提供不僅能貼補政府支出的負擔,也可藉此累積基金解繳公庫,亦可發揮以價制量的效果,避免公共資源的浪費。當公共污水下水道設施的建制、以及加速用戶接管工作不斷遂行時,包括折舊費、地上(下)物補償費、操作維護更新費用及借款利息等營運成本亦相對隨之增加,為加速建設效能,爰透過民眾共同來分攤些微成本。
提振民眾共同關心公共事務,加強與環境的連結。當所有公共建設成本都由公部門買單時,因經費不是從百姓口袋直接支出,以致常只管享受,而鮮少共同維護。在導入使用者付費制度後,建設與服務是由受益者掏腰包共同支付,較會去關心每一分的錢是否有運用在刀口上,注重建設品質的良窳,共同監督公共勞務的運作;同時,也會願意去珍惜與愛護,藉由公共的力量來避免破壞或濫用資源的害群之馬。
馬祖因地理環境關係,污水若無妥善的處理,將會直接排入海洋,污染環境,對整體鄉親的生態、生活與生產有著莫大影響。據內政部營建署截至今年七月的統計,我們的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達61.23%,遠高於同屬離島的金門與澎湖,甚至優於六都的部分直轄市,這是公部門與全體鄉親共同努力而享受的果實,以提高生活品質與福利。為更加強水資源的品質與運用,也籲請鄉親們共同支持使用者付費,給予公部門更多經費的支持,攜手繼續徜徉在藍色海洋的擁抱。
社論/共同支持污水下水道使用者付費
- 202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