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對於健康的重要性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現代人工作忙碌、步調緊湊,生活形態越來越追求便利、舒適,因此不斷有各式各樣的發明可以用來取代勞力,以致於常常嚴重缺乏運動。雖然大家都知道養成規律的運動非常重要,礙於各種原因卻又常常很難持之以恆、貫徹始終。其中包括沒有人陪伴、沒有時間、沒有錢、沒有場地等等。為鼓勵國民參與體育活動,我國明定每年9月9日為國民體育日,無非就是為了提升國民身體素質,養成國民規律運動習慣,達到人人愛運動、處處能運動、時時可運動之願景。
在現代文明急速發展之社會,新型態的工作壓力越來越普遍。所謂新型態的工作壓力指的是隨科技進步,電腦、家電與手機等各種生活軟硬體的出現,先前需要耗費大量勞力以換取生活所需之工作大量被取代,大多數人之生活習慣普遍趨向於缺乏運動、速食或外食大行其道、高糖高脂低纖等不健康飲食也越來越受歡迎;在如此越來越不健康的生活形態中,職場、工作甚至於生活上之壓力卻有增無減,不良之生活型態與長期的壓力將會造成民眾身心疲憊、耗損,造成所謂的過勞。
對許多人而言,工作壓力所產生的慢性疲勞,其原因可能來自於工作內容、工作量。而工作環境因素與上班時間之長短、工作薪資、家庭生活等,皆會加重或加速其過勞症狀!若持續處於上述不健康或不平衡狀態,隨時間一久身體可能開始感到不適,肩背疼痛、僵硬或頭痛等症狀。現代社會之各種疾病防治體系健全,一般人身染疾病的機會、比例大幅下降。反而是因為文明發展所衍生出之各種「文明病」,深深困擾著每一個人。職是之故,個人更要有實施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必要。
運動的好處非常多,甚至可說是健康生活的核心!運動可消耗身體過多的熱量、幫助維持適當體重、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以及降低心臟病、高血壓及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增強身體抵抗力、預防骨質疏鬆症、強壯肌肉幫助舒展筋骨、改善腰酸背痛、增加身體及關節的柔軟度、使睡眠品質更佳,工作更有效率等。保持持續與規律的運動對於避免過勞是不可或缺的,身體活動對不同族群都有健康促進的效果,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8-64歲成年人運用每次持續10分鐘分段累積方式,每週累積達150分鐘的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或75分鐘的費力身體活動;65歲以上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與18-64歲成年人相同,每週累積達150分鐘的中等費力身體活動。
生命存在的意義就是要品嚐人生多采多姿的生活,唯有實踐才能體會更深,健康的身體與良好的體力是實踐的第一要素。因此,如何落實健康促進,以達健康老化,是身為現代人必須正視的事情。
社論/提升運動風氣 實現健康活力新願景
- 202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