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人對居家生活環境品質的要求日益提升,藉由綠色植物進行社區綠美化已成為社區的趨勢,植栽不僅可以綠美化環境,還有淨化空氣的功能,對減緩全球暖化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鼓勵鄰里社區投入環境改善,藉由政府與民間共同參與式之綠化改造方式,在既有的綠化基礎上,提升馬祖景觀風貌,還有賴公部門與民間持續努力。
國民創造出世人矚目之「經濟奇蹟」,躋身已開發國家之林,惟環境品質與景觀,卻未相對與快速之經濟發展同步提升,反而在工業化、大量生產的機制下,地方風貌特色正在迅速消褪,不分城鄉,到處呈現一致化、單調化,甚或是「擠、髒、亂、醜」之景象,非但與先進國家水準仍有相當差距,並已逐漸構成國家社會未來發展之瓶頸。邁向新世紀,國民殷切期望加速改善生活品質之際,如何以整體、前瞻之思考,採取具體、落實之作法,以建設高品質、人性化之生活空間,發揮各地方之自然、歷史、人文景觀特質,逐步根本改造城鄉地區景觀風貌,進而帶動社會發展體質的改善與潛能的激發,實為當前政府重要施政目標。
在社區植樹綠美化工作中,政府扮演火車頭的帶領角色,在積極輔導協助之下,讓許多未曾參與過之社區,藉著參與社區植樹綠美化的過程,喚起社區居民對周遭生活環境自發性認同及珍惜,凝聚社區居民向心力,發揮社區團結的力量,定期動員社區義工及居民參與養護工作,包括澆水、拔草、施肥及清潔環境等,逐漸脫離公部門經費的補助,朝向自主經營及永續發展。
社區綠美化工作首先應進行綠美化空間規劃,包含層次營造、植物色彩美學、造型、質感特性等運用,於視覺呈現上,層次分明,依據植物特性,搭配植物色彩、型態做合理的空間配置,並能適合當地環境且易於後續維護管理。每個綠化區域都是社區居民,共同用心打造出來的,而最重要的後續維護管理,也同樣須靠居民的協助認養維護得以維持,否則綠化施作地點日後將荒廢淪為社區內另一個髒亂點。
社區綠美化工作之推動,由景觀規劃、植栽充實、到維護及管理人員之培育,均應透過不同的階段予以教育,使得綠美化業務在社區能獲得民眾認同並由永續發展的層面來經營。而環境綠美化工作要能成功,得具備最適應於當地自然條件,有助於美化環境,並滿足各種不同功能要求的植物,使之適地,並搭配符合當地環境之育苗程序,以達到最大綠美化效果。
社區綠美化,希望凝聚社區群體為共同的生活空間鍛造出人文與自然和諧的人性化空間。節能減碳已是當前世界潮流與趨勢,為推動地方永續發展願景,讓減碳成為馬祖未來建設發展的優勢,需要大家一起加入綠美化,增進生活品質,也能提升觀光競爭力。
社論/提升民間自主綠美化行動
- 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