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近年觀光事業蓬勃發展,在交通使用或觀光發展,不論家庭用車、觀光車輛數量都大幅增加,路上交通工具的停放成為公共問題,不僅是影響鄉容景觀,更繫於鄉親住宅安全以及用路權益的維護,因此,公部門透過爭取經費興建停車場,並逐步推行使用者付費觀念,以改善路邊車輛停放現象。
車潮帶來人潮也帶來錢潮,車輛的增加相當程度上代表著地方的繁榮與景氣,但倘缺乏完善的規劃,放任隨意停放,將使原本就狹窄的巷弄更為擁擠,興建停車場確實是疏導停車問題的解方,但為求達到效能效用,落實停放收費或許是可以考量的方向。
最早從南竿機場實施停車場收費,當時也引發外界議論,一能控管停車場使用流動,同時整頓機場前停車環境,收費也能作為維護管理費用,啟用至今,民眾都多已能接受收費使用;如今,福澳港候船大樓前同樣啟用收費機制,期許對未來停車空間有所改善。
收費制度本身即建立在公平使用的基礎上,落實使用者付費。借鏡台灣本島許多免費的停車場經常可見客滿情形,且永遠是一位難求,主要因素在於許多駕駛人長期占用車位,將停車場當作私人車庫,導致真正有需求者難覓合適空間。透過收費方式主要並不在於營利進帳,旨在發揮以價制量的作用,透過合理收費與配套措施把車位讓給有需求者,提高位子的周轉率,達到合理、最大化及永續的境界。
在呼籲車輛減量與停車空間使用的同時,我們也能順勢鼓勵搭乘「台灣好行」之類的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減少交通阻塞與環境污染。除了停車空間規劃,我們也要落實報廢處理機制,才能改善長期占據停車或道路空間問題,環資局應加強廢棄車輛處理,摒除廢棄汽、機車佔著空地或停車位的行為,還給大眾公共空間。
馬祖新設立的停車場,收費堪稱全國最低,因此,停車的使用者付費真正衝擊的不在於停車規費,而是鄉親們的觀念變革。從早先的可任意停放到要按位收費,勢必會讓很多民眾在習慣上有些不適應。但為了馬祖更好、為了地區的安寧與鄉容整潔、為了彼此的交通安全與保障鄉親權益,導入使用者付費管理停車位,建立安全有效的交通政策,相信對馬祖未來是有正面助益。
社論/合理停車收費 落實使用者付費
- 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