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跨海域大型橋梁  金門大橋締造多項工程創舉-中央社

  • 2022-08-31

【本報訊】根據中央社報導,金門大橋預訂10月中下旬通車,交通部高速公路局30日表示,金門大橋是台灣地區首座跨海域大型橋梁,締造包括鋼箱圍堰樁帽基礎、百年耐久設計等國內工程技術,值得與國人分享成果。

金門大橋西起烈嶼鄉(小金門)湖埔路,東到金門本島金寧鄉湖下慈湖路,全線5.4公里,其中,跨海橋長4.8公里;為了與民眾分享大橋施工成果、介紹施工困難及技術突破,交通部高公局29日、30日兩天在金門大學楊肅斌演講廳辦理2天的金門大橋工程研討會,30日落幕。

第2天研討會先由金門大橋施工廠商東丕營造專任技師陳柏帆報告「海上混凝土施工」,介紹大橋深槽區的混凝土澆置使用兩台大型海上混凝土拌和船,完成基樁、墩柱及橋塔等重要結構物。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副理謝克岱隨後介紹「海上施工安全管理」,說明大橋如何在海上有限空間下進行空間規劃及船機資源分配,並注重人因關懷等各項管理下施工與環境和諧共處,安全完成這座金門大橋。第3場由中華顧問工程司蔡欣局分享大橋結構監測系統規劃,以及完工時預定執行的鋼纜索力量測等課題。

高公局長趙興華表示,金門大橋工程是台灣地區首座跨海域的大型橋梁,也是將國內工程技術做一次展現,包括設計年限100年耐久設計、海域鹽害惡劣環境的防蝕處理、高粱穗心造型墩柱設計的具體實現、脊背橋預鑄節塊吊裝的預拱精準控制、突破堅硬變異的花崗岩地質完成大口徑的全套管基樁,還有台澎金馬第1次採用的鋼箱圍堰樁帽基礎、運用全時監測橋梁外置預力來監控橋體安全,每一項突破及成就都值得分享推廣。

趙興華指出,金門大橋落實100%的安全管理,建構完成這座百年大橋,期待參與者收穫滿滿返回各自工作崗位,繼續為台灣這塊土地共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