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竿大坵暗空之夜今年連續第3年推出,今年規劃的3階段活動至今已完成2階段共6場次,從各界的反應口碑以及實際報名參與人數可以看出,大坵暗空音樂會已逐漸打開知名度。大坵因梅花鹿而成為觀光亮點,暗空活動卻證明大坵不止只有梅花鹿;同樣的,馬祖因藍眼淚而聲名大噪,但事實上馬祖的多元觀光與豐富資源又何止藍眼淚。運用優勢與資源正是馬祖長遠發展的主軸方向,尤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更不能自我侷限。
近年來馬祖因為藍眼淚而在國內外知名度逐步提升,不可否認很多遊客是沖著藍眼淚而來,過去不管是公部門行銷或在地導遊都會把藍眼淚掛在嘴邊,這固然是觀光宣傳的重要手法,但操作過頭可能導致一般民眾只認馬祖藍眼淚,在非藍眼淚季節很難再吸引到遊客。在藍眼淚知名度達一定程度後,馬祖不止藍眼淚應是未來觀光宣傳的新思考方向。馬祖四鄉五島都在致力發展異於它鄉的觀光主軸,島島有特色才能讓遊客感覺來一次不夠,要再來才能玩遍馬祖。
以大坵島為例,梅花鹿是吸引遊客主力,很多導遊在介紹大坵時都只言及梅花鹿,另類的地質生態被忽略,直至最近兩年因為推出暗空活動後才知道原來大坵的夜也很美。馬祖涵蓋十分多元的觀光資源面向,在發展的過程中各界也不斷嘗試找到新亮點。南竿北海坑道早年只有白天的巡禮行程,後來才發現利用夜間藍眼淚結合搖櫓成為廣受歡迎的觀光活動,也意外創造了許多商機與就業機會;早年廢棄的軍事據點在移撥後轉型發展成為咖啡店或民宿等等,這些都證明馬祖的亮點很多,只要運用巧思與經營上的用心,再偏遠的地方也能成為遊客趨之若鶩的觀光勝地。
馬祖觀光發展過程中除了景點的進化外,越來越重視生態或在地文化的體驗模式,不僅要讓遊客好看,也要好吃、好玩,最終要讓遊客都有值回票價的感受,想要一來再來,這時候才算是成功。
現階段的馬祖觀光逐步走向發展轉型期,從走馬看花到深度漫遊,其實要努力改善的地方還很多;質感的升級應從交通、旅宿、餐飲各層面著手,官民要共同努力才能邁向成功之路。在國內外觀光競爭激烈的大前提下,馬祖的觀光主軸不能自我設限,結合地方創生概念激出不一樣的火花很重要,在堅持傳統之餘也要勇於創新,充份發揮在地優勢找到更多亮點,才能永續生存發展。
社論/大坵不止梅花鹿 馬祖不止藍眼淚
- 202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