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推閱讀出奇招

  • 2022-08-17

 今年度教育部發布110年台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報告,明顯發現整體人均借閱冊數及人均到館次數持續下降,在台灣的部分至少還有電子書借閱的成長,馬祖反而因為人口逐步上升,有民眾持證比例下降的數字出現,但在硬體的部分,即人均擁書上仍一枝獨秀,因此如何吸引馬祖民眾提高借閱率,喜歡進出圖書館,成為馬祖閱讀力成長的重要目標。

 教育部藉由彙整各縣市公共圖書館之館藏總數量、借閱總冊數、進館總人次及累計辦證總數來呈現全民閱讀力,也作為檢視圖書館在培育民眾閱讀力的重要指標,雖然並非只有圖書館在推廣閱讀,學校也會進行閱讀的相關活動,但不可諱言,作為公共資源的圖書館依舊是重要指標。

 在去年的整體數據來看,在每人擁書冊數上,無論是縣市或是鄉鎮,連江縣都位居冠軍,除南竿鄉之外,其他三個鄉都在上榜名單上,但當然也是因為馬祖各鄉人數較少之故,因此這項評比,馬祖應該只能參考。因為人口數少,每人擁書冊數多,卻沒有反應在人均借閱冊數上,全馬祖連續三年的人均借閱冊數都無法突破2,人均到館次數跟前年2.69相較,還降到1.34,不增反減當然也有疫情影響,但確實在推動閱讀上尚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110年各縣市公共圖書館持證比例,六都民眾持證比例皆高於60%,以臺北市民持證比例87%最高;縣市部分基隆市民眾持證比例高達90%居全國之冠,其他持證比例高於50%的縣市有澎湖縣、嘉義市、宜蘭縣、新竹市、臺東縣、花蓮縣與新竹縣等8個縣市,至於連江縣民眾持證比例則降為31%,呈現不增反減的狀況。

 數字只是反映努力的結果,並提供主管機關參考,馬祖圖書館的硬體設施透過這幾年的努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不管是藏書或影音設備都具備一定的水平,但推動民眾閱讀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持續的努力與大膽創新,這點不單是台灣,而是舉世皆然。

 在疫情期間,線上讀書會大幅成長,像是中央書局帶動的週三讀書會,除實體位置報名秒殺外,線上直播超過九千人參加,一本耳熟能詳的書,在讀書會領講者的分享下,會出現許多不同的觀點,讓人不由自主的想再看,就像一把鑰匙為大家開啟新的閱讀動力。

 圖書館的運營模式也在時代的變化下不斷地滾動,像美國華府的伍德里奇公共圖書館或日本四國雲之上圖書館,都打破了圖書館不得飲食的禁忌,除非有安全問題考量的電腦使用區,讓圖書館的使用上更加多元與豐富。台灣的國資圖也與職棒合作,讓閱讀與運動相互激盪火花,透過閱讀全壘打活動,鼓勵民眾只要借閱達幾本,或完成指定閱讀任務就能免費兌換賽事入場券。在台北也會在捷運站發現自動借還書機,吸引平日因為忙碌無法前往圖書館的民眾借閱利用。

 所有的努力都只是推廣閱讀的手段,希望因為方便可以讓民眾更舒服的借閱書籍,而倘佯於書海之中,手段無奇不有,也許其他館的作為可供馬祖參考,透過巧思與活動吸引大家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