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樸實無華的父愛 是孩子生命中永遠的太陽

  • 2022-08-07

 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又到了!在傳統的社會裡,父親的角色,似乎沒有母親那麼倍受讚美歌頌,實因自古「男主外、女主內」,加諸父親大都扮演管教的「黑臉」,不重則不威,於是,和孩子間遂成一道無形的鴻溝。但是平心而論,爸爸除了沒有經歷過懷胎10月的過程,其實付出的跟媽媽一樣多,「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同樣的偉大,不能有所偏頗,現今,父親節之所以能很快被社會大眾所重視,原因就在此。

 平心而論,現代的好爸爸並不好當。其實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天下沒有不愛子女的父親,父親的愛和母親一樣多。有人趣言,「現在教育費、生活費,民生物資什麼都漲;唯一不漲的,是爸爸的薪水。」爸爸或許不善於表達感情,也常常為了生計而忙,沒多花時間和孩子接觸,以至於子女不易察覺那種被關懷、被愛的感覺,但是相信絕大多數的父親內心,對子女是深藏著一股濃厚的愛。

 而且,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婦女投入職場的比例增加,雙薪夫妻使家庭分工起了結構性的變化,父母的角色扮演亦趨向多元。時下有不少為人父者,樂於參與子女教養及分擔家事,父親的角色頓時有了明顯的變化,或許便因如此,現代的父親顯得更平易近人,更加的「家庭化」。每一位父親對子女表達愛意的方式不一樣,有些人不懂得如何做兒子,直到自己變成一個父親,才能體會那種心情。

 但是也不能否認,在親子溝通及親密關係的培養上,多數男性還是難逃父權社會觀念的迷思。雙薪家庭已是現今社會家庭經濟的普遍結構,因此過去「男主外、女主內」觀念已不合時宜。在孩子成長的路途上、在孩子最需要依靠、關心的時刻,父親的現代角色應該是突破「嚴父」的形象,從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瑣事中,累積甜蜜的親子情感,同時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以往父親都是扮演嚴父的角色,今日的爸爸們則愈來愈能和子女打成一片,唯有親子關係愈和諧,家庭才愈美滿。健康的社會一定要有好母親,更不能缺好父親,因為好爸爸如同稱職的舵手,能帶領家人進入安全的港口。其實,母親節也好,父親節也好,最大的意義是提醒大家為人子女對父母的愛、對父母的寵,也是警剔反思一下對父母的態度。

 人的一生,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進入社會,這其間有父母的多少辛酸,是他們用愛把子女呵護長大,是他們用青春的歲月和生命,把子女哺養長大,卻從不奢望有一絲絲的回報。為人子女要多抽點時間陪陪父母,多給點關懷,哪怕是一個電話、一個簡單的問候,都會讓父母覺得窩心,所以不讓父母感到孤單,平日應善盡人倫孝道,才不失歡慶父親節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