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1(記者鄭媁/即時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8月1日主持行政院離島建設指導委員會會議表示,就離島整體醫療照護資源布局與未來推動重點與離島垃圾能資源化推動策略與規劃等議題討論,盼建置完善的醫療照護網路,守護離島居民健康,並積極規畫離島垃圾分選作業及朝能資源化自主處理方向推動,期望加強對遊客的環境教育宣導,以達生態永續目標。
蘇貞昌表示,他在上任第一年的5月即前往馬祖宣布核定新建「新臺馬輪」,預計明年4月即可交船加入營運;此外,澎湖縣長賴峰偉也積極爭取台澎輪經費加碼5億元,他不但當場同意,最後核定時經費由原本18億元增至27.8億元,增加近10億元,且全由中央全額負擔。
蘇貞昌說,台澎輪原由澎湖縣政府委建,因需求改變,後續已由交通部航港局委託日本船廠建造,8月就要開始動工,預計明年8月就能正式營運。
在屏東縣部分,蘇貞昌說,為紓解東港漁港往返小琉球交通船碼頭壅塞情形,他已多次前往鹽埔漁港視察,並核定客貨運專區的建設。台東縣方面,富岡漁港是往返綠島、蘭嶼的重要樞紐,行政院今年6月核定修正交通船碼頭改善及旅客服務中心新建計畫,總經費增加至8億元,而交通船碼頭改善部分預計今年底完工。
此外,金門縣最重要的金門大橋,政府已投入近百億元、歷經12年,並於今年7月22日完成橋面合龍,交通部長王國材亦親赴現場見證,預計今年10月將正式通車,未來往返大小金門,開車僅需5分鐘。
蘇貞昌說,政府以最大的誠意,投入最多的經費,積極展現建設離島的決心,並在大家的努力下,逐步完成各項建設。各離島皆具特色,並在地方政府努力下已有長足進步,而離島鄉親確實在交通、衛生、醫療資源等方面仍需協助,請相關部會就離島相關建設持續加強努力,以解決相關問題。
在離島地區整體醫療照護資源布局與未來推動重點方面,衛福部指出,為有效提升離島地區醫療能量,已提出6大策略,從提升醫療照護可近性,如安排巡迴醫療、補助就醫交通費等,到設立遠距醫療專科門診、增強公立醫療院所設備,並有效支援急重症醫師人力,以強化在地緊急醫療處理能力。
針對充實在地醫療人力方面,去年9月再核定原鄉離島醫事人員養成計畫第5期近9.2億元,除了將公費醫學生每年招生名額由原來100名增加至150名,同時也希望建立制度,鼓勵更多優秀醫生能在偏鄉離島長留久任。
衛福部表示,為完善緊急醫療後送機制,政府2019年啟用空轉後送遠距會診平台,讓空中轉診審核中心的醫師、離島醫師與後送責任醫院的醫師,能藉由三方視訊會診,做出最適切決策。此外,蘇貞昌在2020年5月也核定新一期的三離島地區救護航空器駐地備勤計畫,投入5年19億元,讓緊急醫療後送時間減半。
針對環保署報告離島地區垃圾能資源化推動策略與規劃,蘇貞昌指出,過去有超過9成離島廢棄物皆仰賴本島焚化廠代為處理,自2020年起,環保署積極規畫離島垃圾分選作業及朝能資源化自主處理方向推動,今年澎湖縣和金門縣即有相關建設落成,連江縣將於明年完工,請環保署與地方政府充分溝通、相互配合,確保工程如期如質完成,以利後續建置各項能資源化設施。
蘇貞昌也請環保署督導地方政府強化對廢棄物源頭減量的控管,並持續推動資源回收,減少垃圾轉運量,以落實永續環保目標。另方面,為減輕離島垃圾量的負擔,請環保署針對觀光旅遊淡、旺季研議垃圾處理相關機制,同時對遊客加強環境教育宣導,以達成生態永續的目標。
1日會議通過屏東、台東、澎湖、金門及連江等5縣第6期(2023-2026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草案。蘇貞昌指出,方案以「永續發展」的維護環境、低碳能源、樂活創生及智慧創新等四大主軸,考量離島特性,因地制宜,提出146項計畫、經費近60億元,不僅滿足基本民生民行外,更涵蓋交通、醫療、環保及文化等重要建設。
蘇貞昌說,其中需申請中央經費補助者,請循個別申請機制辦理,並請各部會積極協助地方政府於審議過程中,考量預算額度及執行量能,妥善運用資源,以利地區發展。並請國發會持續強化對離島縣各項計畫的管考,針對表現優良及表現不佳者,建立適當機制,激勵各地方政府審酌量能、務實提案,積極完成各項建設事宜。
離島建設指導委員會 蘇揆:最大誠意展現建設離島決心--聯合報
- 2022-08-03

行政院長蘇貞昌8月1日主持離島建設指導委員會。(圖/行政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