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全方位復育馬祖海洋資源

  • 2022-07-30

 海洋復育課題近年來受到世界各國重視,馬祖地區與海洋連結甚深,居民世代以海為田,對於海洋資源的依賴自然不在話下,然近十數年來因為過度捕撈及全球漁源枯竭,讓我們這一代提早面臨資源匱乏的命運。在趨勢動力下,地方政府開始重視相關議題並著手多項具體措施,目的是希望海洋資源能夠起死回生。面對惡劣的整體環境,海洋生態復育必須全方位思考,從營造大環境出發,配合科技手段讓海洋資源再度成為馬祖永續發展的利基。

 海洋資源復育是一項大工程,需要的經費也相對龐大,政府每年編列經費執行章魚籠清除,海底廢棄漁網具清理,魚苗放流等計畫,未來更應加強馬祖海域資源復育整體計畫與政策方向的制定,以完整開發計畫取代例行性工作。全球漁源枯源是不爭的事實,科學家悲觀的認為再過一、二十年大海裡將捕不到魚,而馬祖可能提前感受到這樣的悲觀,尤其在不利的發展環境下,任何復育的手段與作為若沒有持之以恆的決心與普世共識,很難達到具體成效的。

 早年因為大家視海洋資源取之不盡,在捕撈過程中對數量與體型都沒有加以限制,直至經由科學調查後發現,過度捕撈才是海洋資源銳減的罪魁禍首。在人口成長以及現實需求下,漁民不得不捕更多的魚,也不得不捕更小的魚來充數,就這樣惡性循環讓全人類看到資源枯竭的現況。海洋資源復育是項全方位的政策,馬祖應從點至線至面來投入評估與實務的推動,要找到真正對馬祖有用的漁業政策,他山之石雖可攻錯,但也不見得適用在馬祖。營造有利生長環境是未來馬祖海洋生態復育的根本課題,近來備受各界重視的清除章魚籠與海底漁網具等都屬於營造環境的一部份。早年馬祖魚蝦多,生態豐富,這與先天地理位置與海岸地形關連很大,而天然的地形也可能被人為破壞,此時沒有人為的介入可能讓環境無以回復,直至崩潰。

 佈放人工魚礁近年被很多國家視為較積極的復育手段,馬祖擁有天然好漁場,透過人工手段強化是錦上添花,再搭配海域放流增生計畫,這樣才能多少彌補漁源枯竭的損耗。全球人口不斷增加,對漁產品的需求是倍數成長,養殖成了快速滿足需求的捷徑,而人工魚礁的概念就是利用馬祖天然的地理環境塑造一個自然的養殖場,讓野生的魚蝦貝類有適當環境能夠繁衍。其次是再好的漁場也要完善的管理制度配合才行,公權力的必要介入是確保資源生生不息的重要配套,立法與執法都要全民的配合。馬祖的海洋資源復育之路要走因地制宜的方向,善用與生俱來的優勢才能事半功倍,任何政策推動前都要有務實可行的評估,作為不能流於形式,從環境改善到落實管理都是不可輕忽的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