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看天田」缺水難題 農委會協助金門改善灌溉系統--中時新聞網

  • 2022-07-16

 2022/07/14(中時新聞網報導)農委會農田水利署瑠公管理處14日與金門縣政府簽訂「金湖地區放流水農塘更新及管路串聯改善工程」代辦協議書,將延續金沙鎮官嶼劃段放流水農塘更新改善工程正式啟用,金沙地區農灌溉面積增至100公頃的成果,協助金門克服「看天田」缺水歉收的難題,進一步完善農業生產條件。

 瑠公管理處朱建偉處長表示,未來將在「1滴水做2次用」的大原則下,除加強水質檢測、回收水高粱生長試驗外,並將研擬建置高粱各個時期所需之灌溉水量資料庫,以做為未來水源分配的依據。

 縣府說明,金門農業灌溉水不足,農地大多為看天田,作物產量及品質受氣候影響甚大,但好在地區無重工業發展,水質較無重金屬汙染之疑慮,可調配回收水淨置處理後,再作為農業灌溉使用,瑠公管理處特別組成專家小組,包含臺灣大學水處理、農業水資源、環境變遷領域教授,以及農業工程研究中心、農業改良場等專家,替金門量身打造適合的農業灌溉環境。

 楊鎮浯縣長表示,過去金門因戰地政務關係,未被農田水利會納管,在農業灌溉部分較為欠缺,前2年金門面臨50多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地區民眾飽受天災之苦,這段時間縣府花費近7千萬元的經費浚挖108處農塘,預估可增加26.7萬立方公尺的蓄水量,期間也非常感謝瑠公管理處節水灌溉補助、放流水串聯工程,讓地區農民相當有感,未來雙方將更密切的合作,把既有的灌溉規模擴展到其他鄉鎮,將再生水做有效的運用,讓金門農業帶來全新的面貌。

 縣府規畫,111-112年度預計於金湖地區進行放流水農塘串聯作業,同時利用金門酒廠與金城水資源回收中心放流水進行混合配比試驗,找出高粱、小麥性狀及調配灌溉水源最適合之配比,並預擬導引至金寧鄉現無水源之區域,以解決金門整體農作需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