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受到疫情影響,多少打亂了學生暑期活動的安排。當然,有些學生繼續參加暑期的才藝、休閒或學習活動;有些學生因家庭無法提供經費,也只能賦閒在家,缺少各種學習活動。雖然疫情發展仍充滿不確定性,但已有趨緩現象,為幫助學生減低夏季失落的影響,尤其弱勢學生,政府、學校、家長應該好好思考規劃夏季補強學習活動,即使面對疫情衝擊,讓學生仍能安排充實的暑期學習生活。
從去年所實施的線上教學,一直到今年,線上教學仍有其局限性,包括:學生專注力無法持久,師生互動不夠緊密,班級經營較為困難,實驗或體能課程不易實施等。倘若加上網路品質不佳,又缺乏家長有效支持,學生學習效果勢必大受影響。實施短期線上教學,由於學習較為自由和彈性,學生不用一大早到校,學生應該不會排斥。然而長時期實施線上教學,學生缺乏與同學互動,且每天都要盯著螢幕學習,視力和體力都大受考驗,可能很難成為學生的最愛。
暑假來臨,無論在國外或臺灣都發現,低社經地位家庭孩子,因暑假中斷學習,一旦暑假結束後,發現學業表現普遍有滑落現象,就是一般所說的夏季失落,會影響到日後的學習表現。今年學期中受到疫情肆虐,更使弱勢孩子處於不利學習地位,可謂雪上加霜,倘若暑假無法得到學習的補強,這些孩子容易成為學習弱勢中的弱勢。
今年暑假可以想見對家長來說是個非常挑戰的夏天,少了規律的學校課程,要如何安排孩子二個月的居家生活,家庭成員的合作及支援很重要。首先,新冠疫情仍然嚴峻,同學在暑假期間無論跟家人相處,還是外出,一定都還是要謹守政府相關的防疫規定,隨時戴好口罩,注意個人衛生,維持社交距離,要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也不要讓自己成為防疫缺口,或是他人的負擔。
其次,暑假期間本就應該安排休閒活動,抒發一整個學期身心疲憊,為下學期的學習做好準備。只是在休閒活動的規劃上,還是要以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為主;人潮過多,或是容易孳生爭端衝突的場所,一定不能前往,避免對自己、家人、或學校造成困擾或傷害。同時要特別關心學生一定要妥善運用網路不要成癮,養成規律生活習慣,在心情輕鬆之餘,還是要維持相當心理警惕。
有些家長心疼孩子上學辛苦,難得放暑假,就任由孩子睡到日上三竿。實際上,這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不但打亂了原本規律的「生物時鐘」,且並沒達到好好休息的效果,醒來可能感覺還很累。正確做法應該是根據學校的作息時間,適當放寬要求,制定合理的暑假作息時間,讓孩子既可放鬆,又不會變得懶散,這樣開學時收心也會比較容易。疫情改變我們的生活,但爸媽的關心與陪伴,永遠是孩子安心成長最重要的支持力量。
社論/兼顧防疫與學習 充實過暑假
- 202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