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癌為愛•傳播福音
抗癌樞機主教、輔大董事長單國璽,在85歲的高齡被檢查患了肺腺癌,當單樞機主教剛得知罹癌時也是十分驚愕,但經祈禱之後,以不憂不懼的心情面對—從「為什麼是我?」轉成「為什麼不該是我?」,進而把癌魔當成天主的「禮物」與「天使」,在生命餘年繼續奉獻他一生的愛,展開全台關懷生命走透透系列公益活動,化癌為愛、用愛告別、用愛見證生死、用愛挑戰極限、用愛傳遞是非、用愛傳播福音、用愛活出希望,不愧為「抗癌樞機主教」,榮獲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
單國璽樞機主教1923年12月2日出生於中國河南省濮陽縣,1946年加入天主教耶穌會,1955年晉鐸,1959年赴羅馬深造並獲博士學位,1979年升任主教,1998年晉升樞機主教,係台灣地區第一位、全球華人第5位受封為樞機的主教。
困境成長—從小立志救人濟世
單樞機主教童年時期,正值中日戰爭,缺乏醫生,那時希望長大之後要作醫生,以便能照顧醫治偏遠地區的病人。在就讀中學的時候,華北大平原遭受連續三年的大旱災,生活條件本已甚為貧乏的農民,除了戰禍兵災之外,又遇到百年罕見的大旱災,哀鴻遍野的慘狀,使單樞機主教非常震驚感傷,為此緣故,單樞機主教遂立志研究水利工程,但因當時發生中日戰爭及國共戰爭致使這個夢想無法實現。
中學畢業是改變單樞機主教生涯規劃的關鍵時刻。年幼時雖然曾經立志成為醫師,青年時又因戰禍兵災而想成為水利工程師,但在中學畢業時最吸引單樞機主教的還是徹底犧牲自己,完全奉獻自己為他人服務之神父的生活。中日戰爭時,單樞機主教親眼見到匈牙利籍的小學老師—隆其化神父,為了保護逃難至天主教會庭院內的三千多名婦女、小孩,勇敢地站在大門口,伸開雙臂,不顧日本軍人之刺刀的威脅,阻止日本士兵進入傷害婦女、兒童。隆其化神父捨命保護難民的大無畏勇氣,懾服了日本士兵的蠻橫兇暴,終於保全了逃入教堂內的婦孺難民,這件事讓單樞機主教感到無比的震憾與感動。在連年乾旱飢荒的時候,單樞機主教也看到隆神父將自己的一份粗糧用刀切成數份與飢民分食。同時,他不顧自身的安危,在盜匪猖獗的偏遠地區,隻身帶著藥箱去醫治照顧生病的百姓,隆神父捨己為人的服務精神,對於單樞機主教未來的生涯規劃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經過中日戰爭以及國共內戰的慘痛經驗,單樞機主教也體會到:解救人們形體的疾病及飢荒等天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解救人們心靈的痛苦,提升人類的精神生活,發揚倫理道德的精神,培育人們的宗教情操,輔導人們實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進而能夠「愛人如己」,並培養博愛慈悲的心懷,推行社會正義,進而實行「犧牲享受,享受犧牲」以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服務精神,這樣才能消弭戰爭,促進世界和平。
因此在經過長期的慎思、反省、分辨後,單樞機主教深刻體會成為神父之後,可進一步利用教育、輔導、宗教的精神鼓勵優秀青年就讀醫學及研究水利工程,以完成當年未能實現的夢想。因此在認清人生的意義之後,在1946年8月16日便毅然辭別父母,前往當時的北平加入天主教耶穌會。耶穌會的人格培育,讓單樞機主教從人的本性、社會性、靈性等各層面深深地反省、探討人生的意義,並思考耶穌基督捨己為人被釘死十字架上的意義,漸漸地整合了全人的理智、意志、感情、心理、精神、宗教信仰、待人接物以及日常生活的實踐。事實證明,後來由單樞機主教所培育的學生及教友們中,有許多優秀的醫生,到偏遠地區為窮人服務;也有許多優秀的工程師,他們的成就遠超過單樞機主教個人當時的理想。
突破困境—活出信望愛
單樞機主教終身活出基督徒的「信望愛」三德,其中特別是愛德,因為「有信望愛這三樣,但其中最大的是愛」(格前十三 13 ),因為「愛永存不朽」(仝上 8 )。單樞機主教曾經這麼說:「天主賜給我的『愛』使我毅然排除萬難離家修道。『愛』使我在大都市中從事教育及媒體工作;『愛』催迫我到東海岸上山下海為原住民服務。『愛』使我在越南及台灣的初學院中度近似隱修的生活,也使我作空中飛人為普世教會服務。『愛』使我在人生的轉彎處,常能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愛』在絕望時,給我光明和希望。『愛』在氣餒時,給我鼓勵和力量。」
特別在高齡得知罹患肺腺癌時,單樞機主教剛開始時有些震驚,但在虔誠祈禱之後,心情就完全平靜下來,並透過自己的宗教信仰接納這個絕症,使許多人認為的大災禍變成了天主的大恩惠與祝福,把它當作人生旅程中的最後伴侶,稱它是第二位守護天使,是由天主差遣來陪伴他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而因為癌症,每天似乎都在提醒著自已:「離世的時期已經到了!這場好仗,我已打完;這場賽跑,我已跑到終點,……正義的榮冠已為我預備妥了!」(弟後四 7-8 )。正如大文豪聖奧斯定所說:「在那裏有愛,在那裏就沒有痛苦,即使有痛苦,痛苦也是甘甜的!」這是宗教信仰對患絕症之心理適應最好的詮釋。「愛」使單樞機主教決定把握時間,並將自己完全托付在天主的手裏,「將『肺腺癌』交給醫師,將調養交給自己,將末期肺腺癌交給安寧療護,把遺體交還大地,將財寶留給心愛的朋友,將靈魂交給天主」。擁有這種因信仰、因愛而得到的深刻體悟,單樞機主教充分利用剩餘的時光,時時鼓勵鞭策自己努力向前衝刺,分秒必爭,努力作些榮主益人的事。
化癌為愛—傳播福音、導正是非、見證希望
單樞機主教在罹癌時,想起周大觀小弟弟、劉俠女士等都在癌症末期完成了一些不朽之作,因此趁著生命最後的一段時光,在癌症的病苦中,仍把握機會願用他的生命見證信仰,面對病苦不憂不懼,深信永恆視死如歸,了解宗教不僅可以心靈治療,還能創造正義、仁愛、和平的境界,因此願以他自身經歷,鼓勵人深入瞭解生命真諦,激發向上、改過的力量,因此在全省巡迴展開「生命告別之旅—人生思維巡迴講座」,見證天主的愛與生命的可貴。
有人生經驗者都知道:人生有多少不如意的事?有多少無奈?有多少逃避不掉的事?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我們既然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就應該面對年老、生病以及死亡的挑戰。有人很難接受年老、生病和死亡的事實,因而以自殺解決這些問題。這些人無法在年老、生病、死亡中看到人生真正的價值,反之只看到痛苦、絕望與黑暗。唯有宗教信仰使人在黑暗中能夠看到光明,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在罪惡中看到美善,在死亡中看到生命,使人積極、勇敢、負責、盡職、幸福、快樂地走完人生的旅程,回歸天父家中,永遠生活在天主的無限大愛中。
因相信天主與我們同在,單樞機主教因此不怕死亡,持續熱愛天主所賞賜的寶貴生命,相信在旅程的末端,經過死亡的隧道之後,就會豁然開朗,在天主的光明中看到充滿無限幸福和無盡生命的「新天新地……以後再也沒有死亡,再也沒有悲傷,沒有哀號,沒有苦楚,因為先前的都已過去了」(默廿一 1-4 )。希望自己在呼出最後一口氣時,也能同耶穌一樣說:「父啊!我把我的靈魂託付在祢的手中!」
抗癌樞機主教—單國璽 /連江縣政府文化局提供
- 201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