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做擊敗巨人的大衛

  • 2022-06-13

 馬祖面積小、人口少、資源缺,如果以量化指標來看,馬祖是一個小縣,但是小縣不等於是弱縣,大縣也未必一定是強縣,關鍵在於競爭力,而不在大小。

 如果我們能明白自身的強項、弱點,掌握局勢發展,抓住機遇、克服挑戰,以適當發展策略提升馬祖整體競爭力,馬祖也能變強縣。

 小縣策略一,用品質強化硬實力。我們應確保各項馬祖產品與旅遊服務的品質,不能用縣小人少做為藉口,例如旅館經營、旅遊服務的部分,旅館乾不乾淨,跟旅館大小無關,旅館越大反而死角越多,難度越高;旅遊服務跟經濟規模大小無關,規模越大,反而品質越難掌握,小縣在品質控管方面比大縣更具優勢,更容易做得更好,小縣不是在比產出的量多,而是在品質上更勝別人。 

 小縣策略二,用獨特發展軟實力。比面積、比人口、比資源、比財政,我們很難與其他縣市用一個標準相比,馬祖有其先天的侷限性,但是軟實力方面,我們則有無限的發展空間。我們對自己的馬祖文化要感到驕傲,深耕馬祖文化,做好文化資產保存與傳承,用獨特性創造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適度將馬祖文化轉換進入產業模式,不僅利用文化產業提高馬祖的能見度,更可提高馬祖在我國文化領域的話語權與影響力。

 小縣策略三,用結盟建立大合作。由於馬祖資源少,我們可以透過結盟的方式壯大馬祖,例如離島三縣平台,可以整合島嶼需求與串聯力量,旅台馬祖族群為基礎的跨縣市合作等,也可以建立縣市交流機制,進行資源互補互享。縣市合作能建立治理情報的分享平台,創造多贏局面,共同提升競爭力。

 小縣策略四,用人才創造新方法。有一流人才,才更容易打造一流團隊。人才是馬祖競爭力最關鍵的因素,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人才的議題,面對諸多島嶼困境,我們需要有適當的治理人才,想出聰明的方法,解決目前問題與困境。馬祖島小人少,人才不僅不易培養,就算進行培養也很難涵蓋所有領域,因此要短時間提升馬祖競爭力,內部培育,和外部延攬都很重要,內部培育,能擴大公共事務的世代參與,讓公共治理永續接棒,外部延攬人才則能補充本地人才的不足,讓馬祖有更多元的激盪、更快速的進步。

 少年大衛打敗巨人歌利亞是聖經著名的故事,我們不要看輕自己,只要策略得當、執行確實,馬祖也能打破困境,提升競爭力,成為創造驚嘆號的海上強縣。